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经济开发区

“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培育”转变

开发区持续发力整治低效工业用地

  “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培育”转变

  开发区持续发力整治低效工业用地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3月1日,记者在经济开发区名园北大道和铁岭路交叉口看到,该处二期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的施工建设正酣(见上图)。就在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块被烂尾项目占据的低效工业用地。

  “这块占地面积约4.9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原有厂房的容积率只有0.96。这次整治主要以我们产权部分的2.5万平方米为主,整改后,容积率能翻倍,达到2.0以上。”浙江盛达电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达公司”)低效工业用地改造项目负责人李青青满怀期待地说,当前,厂房、宿舍的地基建设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行内部建设,预计10月份完成所有基础建设,并可第一时间投入使用。

  据了解,盛达公司是一家电源线生产企业,厂房建于2000年。经过20多年的发展壮大,该公司改建厂房的意愿十分强烈。其间,盛达公司获悉该地块原企业因经营不当已退出园区。于是,盛达公司决定与另一家企业合资,参与司法拍卖后购得该地块产权。不过,因为一些客观因素,产权分割工作一直未能妥善解决,导致部分土地、厂房闲置,工业用地低效。

  庆幸的是,去年,我市按照“破规不破法”原则出台《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实施意见》《工业用地收储暂行规定》,明确低效工业用地重建、改建的操作细则,为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供硬核政策支撑。我市通过优化服务,探索低效改造审批“零次跑”改革,全面整合各部门审批程序,梳理打通从拆除到建设的审批链,实施“一站受理、一纸审批、一键通办、全程代办”的绿色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便利。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创新整体改造模式,将连片低效工业用地再开发规模达到200亩以上且有较高自主改造积极性的企业,结合《低效工业用地整治实施意见》政策红利,由政府收回重新规划,通过产权置换建设标准厂房。

  乘着这股东风,盛达公司第一时间向开发区提交了相关申请,并寻求帮助。

  “该区块的土地虽然已经出让,却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这也是一种浪费。”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不能让园区土地“躺着”晒太阳。去年9月,开发区针对该烂尾项目占地未用情况,为盛达公司开辟绿色通道,同时,多次出面与另一家企业沟通,评估协商。经过开发区的不懈努力,该公司改造项目从受理到审批完成,用时不到3周。在政策的支持下,该公司的一幢厂房和一幢员工宿舍当年即完成结顶。

  “这幢新厂房计划用于橡胶线的生产。生产这款产品,需要120米长的作业空间,而原先的厂房只有100米,所以扩建厂房迫在眉睫。”李青青说,厂房完工投产后,每年能为企业省下超过4000万元的采购费用。

  记者了解到,从去年开始,开发区运用“腾笼换鸟”的方式,促进园区产业向技术高端化、产业集群化、用地集约化转型升级。过去一年,开发区已完成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900亩。

  今年,开发区将在低效用地改造和招大引强上下功夫,重点推动老长城区块、原陶瓷厂区块、华夏路炉头区块、西园山背区块等低效用地改造,借助全咨智库和项目管理经验,通过政府推动、国企主导、民企联建、单体改造、“单体+连片”等多种路径,因地施策、组织落实,全力腾挪发展空间,促进招引项目落地,不移余力做好空间容量拓展和园区竞争力提升工作,在土地存量中挖掘增量,将“外延式发展”向“内涵式培育”转变。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7 开发区持续发力整治低效工业用地 2023-03-03 永康日报2023-03-0300006;8760548;永康日报2023-03-0300007 2 2023年03月03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