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期 以墨为礼 以诗为声 以影为证
我市首届龙川梅花节暨文化艺术周活动侧记
![]() |
![]() |
![]() |
![]() |
![]() |
![]() |
![]() |
![]() |
以花为期
以墨为礼
以诗为声
以影为证
我市首届龙川梅花节
暨文化艺术周活动侧记
通讯员 杜剑 摄
880年前,龙窟村文光射牛斗,一个叫汝能的文魁诞生了。我们有理由认为,此后改名为陈亮的状元郎,就是口含梅花出生的。你看他,一生中创作、留下了那么多首(阕)梅花诗词;你看他“欲传春信息,不怕雪埋藏”,他的挺特独傲、不屈不挠,就是梅花化身;你看他,龙虎之志、万古心胸,便是梅花精神。为纪念南宋著名的爱国主义者、思想家、文学家陈亮诞辰880周年,弘扬经世致用的事功学说、不朽的诗词经典和踔厉奋发的爱国与抗争精神,把陈亮文化打造成为我市一张金名片,2月15日,“之江问道·咏梅寻芳——首届龙川梅花节暨文化艺术周”活动在龙山镇普明禅寺开幕。现场活动精彩纷呈,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氛围。
梅花精神龙虎志
樵隐大庸书画展
在陈亮创作的74阕词、15首诗中,有11阕词、4首诗与梅花相关。陈亮与梅花,仿佛就是一个魂魄的合体,赞美梅花,便似歌颂陈亮;歌颂陈亮,便似赞美梅花。为此,书画家们用翰墨与丹青致敬陈亮,在纪念陈亮诞辰880周年樵隐大庸书画展中展出了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背后凝结着创作者的热情和期待,希望让更多人从陈亮的诗词进入陈亮内心世界,从陈亮的诗词中感受他的豪情满怀,学习陈亮的事功思想和经世致用的精神。
问梅消息
梅花摄影诗文展
一幅幅充满诗情画意的优秀摄影作品成了普明禅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透过这些作品,我们能看到梅花美景再现,感受到花香四溢。这些摄影作品中的梅,有的满树纷繁,取静雅一朵;有的花海连片,春闹枝头;有的孤芳独放,晨曦初醒;有的冰雪压枝,却芬芳依旧。在每一幅摄影作品旁,都配有梅花诗词,以摄影作品还原诗中画面,传递梅花意蕴。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梅花的姿态神韵,还体现了梅花坚贞不屈的精神。经典的诗词歌赋和唯美的摄影作品带来精美的视觉盛宴,引来无数市民观赏,并发出由衷的赞叹。
咏梅寻芳
龙川歌诗会
眼下“梅”开正好,诗意更浓,梅花歌诗会应者如云,来自社会各界的文艺工作者以梅为媒,以诗相聚,在普明禅寺驻足赏梅,在梅花歌诗会上深情朗诵。“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读着陈亮的诗,梅花的景色仿佛就在我们眼前: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如玉一样清瘦,花萼上点缀着的梅珠像珍珠在发光。从这首《梅花》中,我们不难感受到陈亮挺特独傲、不屈不挠的性格。现场,16个朗诵节目轮番上演,或热血沸腾,或铿锵有力,或激昂高亢……饱含情感的诵读声震撼了倾听者的心灵,众人在梅花的芬芳中,与诗歌相拥,把岁月吟唱,传递美好。朗诵者童欣说:“通过朗诵诗文可走进诗人的精神世界,也能传承陈亮先生的梅花精神龙虎志,以及他的爱国主义思想。”
拈花染翰
墨时工坊草木染
在普明禅寺东侧山丘上,数十亩梅花竞相开放,引得不少市民和创作者在此拍照打卡。向山顶望去,粉红、雪白、浅绿、淡黄相互交织,好一幅早春盛景。伴随着花香,梅林中还有传统古法草木染,纺织、手袖工艺技术展示,现场分享草木染相关的知识文化,在淡淡的草木香中品味古老的智慧。草木染取法自然,能呈现四季之外的颜色,染出的织物色泽纯净柔和,散发着草木的清香。这一古老染色技法也为梅花节增添不少趣味,市民在赏梅之余学习草木染的技艺,感受浓浓的历史文化氛围。
啜梅咀华
梅花素宴
自古文人墨客偏爱梅花,爱它的傲雪独立、爱它的清香恣意、也爱它的与众不同。立春过后的普明禅寺,梅花开得纷纷扬扬,开到了湖光山色中,开到了庭院里,也开到了餐桌上……如喝茶有茶道,赏梅亦有梅道,品梅花素宴也是赏梅文化的一部分。在精巧雅致的梅花素宴上,梅花元素无处不在。四周挂有梅花主题的书画作品,墨痕浅淡间似有暗香浮动,桌前精致摆放着梅花插花,让梅花素宴品起来更具韵味。一场美食与文化的碰撞,更彰显了梅花精神的魅力。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市陈亮研究会会长章锦水说:“美食一旦融入了文化,就成了‘粮食喂不饱的饥饿’。”
梅花十二时
茶歇
表达对梅的喜爱,有许多不同方式。活动现场,龙山镇中心幼儿园小朋友亲手制作梅花糕,赠与市民;四路小学学生在梅林画梅,用笔蘸色一笔一个花瓣画出梅花,花瓣落在画上,画也散发暗香;还有市民在梅树下围炉煮茶、品茗赏花。正所谓“围炉煮茶闻暖香,且喜人间好时节”,围着火炉喝茶、闲谈,思想也在花香里流淌,坐看梅花落,与好友谈天说地,在花香中享受轻松惬意的时光,也别有一番风味。梅园中情景交融的艺术美,形成独有的梅文化。
额点梅花
汉服梅花妆秀场
梅花节上,除了书画、摄影展,还有汉服梅花妆秀场助雅兴。“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这首《饰梅花妆》诗说,人日这天,大唐王朝的女人们,争相以梅花点额,增饰自己,以示庆贺。梅花妆是女子贴在额上的梅花形花饰。南宋汪藻无意中看见水中画舫上的美人额妆,不禁心醉神迷,动情地吟咏道:“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活动现场,一群额点“梅花”身着汉服的少女在人群中穿梭,人们欣赏梅花装点之下的粉脸香颊。她们趁着梅花盛宴满枝头,穿上仙气飘飘的汉服,与同袍结伴而游,共赴这场春日盛会,在粉墙黛瓦的花海中漫享古典时光。走到山野浪漫处,梅影绰绰,暗香浮动,如置身仙境桃源,在梅园脚下,煮酒烹茶,如诗如画,邂逅不一样的“梅”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走进梅园,远看花似海,近看朵朵梅花屹立枝头,站在梅林间仿佛身居画中,梅花与汉服的美丽相遇,也为此次梅花节增添了浪漫气息。
引梅花入茶、揉梅花为糕、邀梅花作诗……梅花节将吸引更多文艺工作者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赏花踏春、采风创作。
融媒记者 王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