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路上捡到10万元 马上交给派出所
“豆腐姐”获“央视新闻”点赞
![]() |
回家路上捡到10万元 马上交给派出所
“豆腐姐”获“央视新闻”点赞
回家路上捡到10万元,第一时间交到派出所,失主包了个5000元的红包表示感谢,她又马上捐给市慈善总会。这些天,“豆腐姐”朱建凤的善举,受到不少市民和网友的交口称赞。2月12日,“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专门报道了此事。
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为朱建凤(左)送上捐赠证书
捡到10万元 夫妻俩不知所措
1月15日18时许,在华丰菜场经营豆制品生意的朱建凤结束了一天的忙碌,收摊返回位于江南街道白云工业功能分区的租住处。当她从溪心路拐进白云小学路口时,发现地面上有一团深色物体。为避免三轮车碰擦到这个物体和硬路肩,朱建凤不由得减慢了车速,小心翼翼从两者中间驶过。当这团物体慢慢从身边移过时,朱建凤才看清这是一只藏青色的编织袋。
“是谁掉了一袋垃圾呢?”朱建凤转念一想,既然车都已经停下来了,索性顺手将袋子运走。她下车凑近一看,昏暗的灯光下只看到袋里有一些男士衣物,于是她提起这只袋子往车上一放,便继续上车回家。
朱建凤到家停好车,过来帮忙卸豆腐模具的丈夫一眼就注意到了这只多出来的袋子。正当他准备拿去扔掉时,衣物下露出一捆捆崭新的人民币,吓了他一跳。听到呼叫声的朱建凤马上跑了过去。“1,2,3……10。”夫妻俩反复清点确认,发现人民币总共有10捆,每捆100张百元大钞,整整10万元。
平日里做小本生意的朱建凤夫妇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现金,一时间惊得不知所措。当时正是农历腊月廿四,朱建凤想着失主丢失这笔钱可能会很着急,于是当即拨通了110。
市公安局江南派出所值班民警接警后,立即到达现场对这袋现金进行清点,确定是10万元整。原想着能在袋子里找到失主的信息,然而民警仔细查看了袋子里的物品,并没有发现关于失主的任何信息,且这段时间该所并未接到财物丢失的警情。民警只能根据朱建凤的描述,经监控倒查追踪,最终锁定车辆,通过电话联系到了失主应先生。
应先生当时身处外地,手头又有要紧事需要处理,无法抽身前来认领。他恳请民警代为保管,待事情处理完再来领回。时间转眼就来到了年后。
失主5000元红包致谢 “豆腐姐”悉数捐出
元宵节过后,应先生主动联系江南派出所,约好2月8日到该所认领丢失的钱,并提出与朱建凤碰个面,当面感谢一下。
当天13时许,应先生顺利领回10万元现金,也终于与朱建凤相见。朱建凤向他讲述了捡钱的经过,爽朗的性格给应先生留下深刻印象。待朱建凤说完,应先生当即从兜里掏出一个装着5000元的红包递给朱建凤。
“这是我自己的一点心意,务必要收下。”“这个我肯定不要的。”两人在派出所门口来来回回推了很久。民警见状便劝朱建凤收下,并表示这是应先生的一份心意。应先生见朱建凤不再推脱,终于松了一口气。
谁知,朱建凤接下来的一番话,又让应先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既然收下这笔钱,那我现在就捐给孤儿院。麻烦你们帮我捐给有需要的人。”急性子的朱建凤要求民警一定要帮忙联系捐助。
在场的所有人觉得朱建凤可敬又可爱。最终,民警帮忙联系了市慈善总会,并在当天完成捐款,应先生和朱建凤都了却了自己的心愿。
2月9日,市慈善总会工作人员来到华丰菜场为朱建凤送上捐赠证书。直到这时,她做好事不声张的事迹才在菜场里传开。一些朝夕相处的摊主,都没想到平时大大咧咧的朱建凤,身体藏着一个如此可敬的灵魂。
自己淋过雨 想为他人撑把伞
今年52岁的朱建凤来自丽水市莲都区,他们夫妇在华丰菜场经营豆制品生意已有25年。夫妻俩每天早出晚归,默契配合,豆腐摊的生意经营得有模有样。
记者问起朱建凤捐款的初衷,她说自己从小吃过不少苦,看到别人生活艰难,总想伸手拉一把。但碍于生活条件,她也爱莫能助。
朱建凤出生在一个普通家庭,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姐弟三人本该能享受到快乐的童年。然而,在朱建凤11岁那年,父母先后离世,击碎了他们的童年梦想。
姐弟三人只能依靠年迈的爷爷奶奶过日子。坚强懂事的朱建凤很快认清了现实,辍学留在家里帮爷爷料理农活。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朱建凤一直把自己当成家里的顶梁柱,不管多苦多难,她都努力生活着。
21岁那年,朱建凤与同村的未婚夫完婚,两人开始为未来的幸福生活打拼。起初,夫妻俩种起了香菇,因为盈亏不定,5年下来始终不见起色。于是,夫妻俩投奔在永康卖豆腐的姐姐,学会这门手艺后,也在永康做起了豆制品生意,直到现在。
朱建凤怎么都想不到,那天晚上的一个下车动作,竟在这25年平平无奇的卖豆腐生涯中激起水花。她坦言,自己只是个普普通通的小摊主,收入有限,5000元对她来说差不多要卖两个月的豆腐才能赚到手。这次刚好有这样一个机会捐出一份心意,文化不高的她找不到更多的形容词表达自己的心情,只是质朴地说很开心。
如今,朱建凤一家早已定居永康,两女一儿,老大成家,老二工作,老三也已成年,一家人都在朝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
融媒记者 施俊涛
Z
浙江有礼 益满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