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永报·姐妹花

巧手施“粉黛” 家具美如新

记者体验新兴职业家具修复师的工作日常

  巧手施“粉黛” 家具美如新

  记者体验新兴职业家具修复师的工作日常

  “翻新旧沙发,包床,包床头……”曾几何时,悠长而有节奏的叫喊声常常萦绕在街头巷尾。这些充满回忆的声音,来自于走街串巷的家具翻新师傅。随着时代发展,网购家具潮流逐渐兴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家具保养、售后服务行业中去,给家具修复师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涵。

  2月8日,记者跟随家具修复师张耀一起体验家具修复师的工作日常。

  记者体验家具修复工作

  修复前的裂缝

  修复后焕然一新

  家具修复需要“雕花”手艺

  早上9时,记者来到我市家具市场,见到了从业7年的张耀,一米七几的个头,上身的外套彰显工作特色,上面有许多漆斑,带着一股浓浓的油漆味。张耀向记者简单介绍了家居修复使用的工具后,就招呼记者坐上面包车,驱车前往溪心南区的第一位客户家。

  来到客户家中后,张耀介绍, 今天这个客户的需求是修复一张摆在客厅的木制岩板茶几。据了解,这张茶几刚买来3个月,茶几侧面已经裂开一道一指宽的缝隙,十分难看。

  在张耀指导下,记者从工具箱中找出一瓶专业木工胶,先将胶水均匀地挤入裂缝中,等到胶水完全将裂缝填满,再将吹风机的功率调到最大档,对准裂缝不停地加热,通过高温让木工胶快速凝固。等到胶水凝固,将裂缝堵得严严实实时,记者拿出建筑工地用的砂纸,用粗糙的那面将凝固胶水凸出的多余部分磨平。随着“沙沙沙”的摩擦声,细碎的胶水屑四处纷飞,等到打磨完毕,黑色的裂缝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道透明的“峡谷”,蜿蜒在棕黄色的木板上,显得有点格格不入,胶水四周的木板也因为受到摩擦而产生了轻微的蹭漆和掉色。

  打磨完成后,胶水的表面和木板的表面已经齐平。记者用手掌贴着胶水仔细检查一遍后,这种胶水凝固后的质感跟成品木质家具的触感没有非常大的区别。接下来就是喷漆上色,记者又从工具箱中找到了跟这套茶几颜色相匹配的家具修复漆。张耀介绍了一下窍门:装在类似可乐罐里的油漆,使用前要摇匀处理,否则喷出来的颗粒会不均匀,触感不够细腻,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在“叮叮当当”的摇晃声中,记者完成了对胶水外露部分的喷漆处理,用吹风机进行吹干,喷上修复漆以后,木质部分和胶水部分的颜色差异用肉眼几乎分辨不出来。

  最后一步也是最要紧的一步,用水彩画的画笔对喷漆部分进行纹路绘画。记者从工具箱中拿出一块调色板,将少量的深色油漆与水进行混合调色。调出来的颜色不能太深,太深颜色太突兀;也不能太浅,太浅纹路就看不到了。合适的颜色应该是“粗看不明显,细看有韵味”,非常讲究。而且,在木板上“作画”讲究“手稳、线粗、有弧度”,一根根返璞归真的曲线才能够凸显原木家具的“自然味道”。这样的“雕花”手艺不是能够轻易掌握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者是第一次尝试“作画”,手不停地颤抖,很多纹路都画得歪歪扭扭,本来应该是饱满丰润的线条在记者笔下变成了营养不良的“蚯蚓”。

  张耀看到记者的窘境,就手把手教记者。他的手就像铁钳般稳定而精密,挥毫间分毫不差,落笔处稳中带力。记者可以感受到,张耀的手上都是画笔磨出来的老茧,特别是握笔的食指关节处。在记者画完后,张耀又进行二次修改和加工,等油漆干透,在一旁全程观看的客户看着原来的裂缝消失不见,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在给张耀点赞的同时,记者不禁感慨:“任何能力都是时间的积累,唯手熟尔。”

  家具美容需要“水磨”功夫

  当天下午,张耀安排了一件家具美容的活。于是,记者跟随他来到位于北溪小区的客户家中。这位客户买了红木大圆餐桌,担心用久了油污会腐蚀木桌,就请张耀来贴膜“美容”。

  家具美容可真是“水磨”功夫。为了保证贴膜效果,记者首先需要清洗整个桌面2~3次,整个桌面不能有一点污渍。在喷上专业清洗剂后,油污清除轻松了许多。记者和张耀站在圆桌的两旁,一边将泡沫刮去,一边对明显的污渍进行刮除,整个过程持续约40分钟。此时,桌面恢复崭新的模样。

  清洗完毕后,记者在小喷壶中倒入少量的沐浴露与水,并令其充分混合,将溶液洒遍整张桌面,再将准备好的家具保护膜取出,摊开平铺在桌面上,确保膜要超出桌子的边缘,保护膜接触到水,自然就跟桌面贴合在一起。这时,膜与桌面还有许多气泡未处理,记者将膜固定好后再用刮板将整块膜下的水分、气泡全部排出,让保护膜与桌面完全紧密贴合。

  接下来就是贴膜最关键也是最繁琐的部分——裁边。裁边就是将保护膜多余的部分裁去,工作量巨大而且手要稳。不同于手机、汽车贴膜,家具贴膜讲究“收”,即裁后保留的部分要小于桌面,以防止膜贴好后翘边。记者左手紧紧按住保护膜,右手牢牢攥着刮刀,用左手食指的侧面抵住刮刀,然后沿着桌子的边缘内侧往下割。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记者进展非常缓慢,一方面,左手要牢牢压着桌面防止保护膜滑动;另一方面,切割一个曲线和谐的圆对于初次尝试的人来说非常困难。只割了不到三分之一,记者就因为割歪而失败,第二次尝试还是由张耀手把手指导。“相对来说,方形的桌面更好贴,因为可以用尺子作为参考,裁起边来工工整整,圆桌则需要一定的熟练度,当年我也是练习了很多次才能够掌握稳定裁边的技巧。”张耀笑着说。在张耀的帮助下,不到半小时,整张桌面的裁边就完成了。记者用刮板将剩余的水分全部刮干净以后,圆桌的保护膜就牢牢地和桌面贴合在一起,客户也非常满意。

  ■记者手记

  平凡铸就伟大

  勤奋练就本领

  尽管为家具做维修、做保养、做美容是门小众手艺,还是同样值得尊敬。家具修复须得穿着厚实的外套,一单维修任务的收入只在100到200元之间。张耀的营业范围很广,凡是金华市范围的生意他都接,一年四季也都是在各地跑来跑去,哪里有业务就去哪里。“生意好的时候一天好几单,不好的时候一单都没有,靠手艺吃饭就要承担风险。”张耀觉得,这个职业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够稳定,脏活累活也不受年轻人喜欢,自己带的徒弟大多都尝试没多久就选择转行。

  张耀从事该行业七年来一直不停学习,不断进步,光是练习“作画”就画秃了几十支画笔,没有时间的积累,没有经验的沉淀,手艺也就无从谈起。翻开张耀的朋友圈,除了家具贴膜就是家具美容,工作成为他生活的绝大部分。七年来,正是他对工作的热爱和这份手艺的精进,造就了他能力上的出类拔萃。“只有勤奋刻苦才能练就高超本领。”对于家具修复师来说是这样,对于其他任何职业来说亦是如此。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融媒见习记者 陈宏宇


永康日报 永报·姐妹花 00006 巧手施“粉黛” 家具美如新 2023-02-14 永康日报2023-02-1400006;永康日报2023-02-1400008;永康日报2023-02-1400007;永康日报2023-02-1400010;8615892;永康日报2023-02-1400009;8615893;永康日报2023-02-1400011;永康日报2023-02-1400012;永康日报2023-02-1400015;永康日报2023-02-1400017;永康日报2023-02-1400019;永康日报2023-02-1400013;永康日报2023-02-1400014;永康日报2023-02-1400016;永康日报2023-02-1400018;永康日报2023-02-1400020;永康日报2023-02-1400022;永康日报2023-02-1400023;永康日报2023-02-1400021;永康日报2023-02-1400024 2 2023年02月14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