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措并举打造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永康样板”
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
![]() |
![]() |
![]() |
![]() |
![]() |
多措并举打造新时代科普工作的“永康样板”
我市成功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市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关于命名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的决定》,我市榜上有名,成功摘取“全国科普示范市”牌匾。这是我市继2007年被中国科协认定为第三批全国科普示范市、2017年被省科协认定为浙江省科普示范市后,又一座新的科普工作里程碑。
自2020年提出创建2021-2025年度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市以来,市科协按照“一年上轨道、两年出成果、五年做示范”的工作思路,不断健全科普工作机制,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将全域科普工作落到实处,有效提高了公众科学素质,有力促进了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科普走进桃花村社区
织密惠民科普网络 推动全域科普纵深发展
近年来,市科协深入推进科学技术普及、应用和创新,加快新时代基层科普工作模式转型升级,取得了明显成效。着力构建以城区为中心、镇(街道、区)为重点,村(社区)为主阵地的全域科普体系,进一步加强市科协和镇(街道、区)科协组织建设,选准配强各级科协队伍,推动科协组织向功能区、科技园区以及企业、社区、农村延伸。
据了解,全市16个镇(街道、区)全部建立科协组织,401个行政村均成立科普服务站(科普协会);下属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22个、会员达5000余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2个。市域科普机构、科普队伍和科普人才健全。
科普阵地是实现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基础。近年来,市科协不断加强科普阵地建设,扩大科普资源的供给。我市市属中、小学建有科技活动室的已达60%以上,16个镇(街道、区)均配备科普宣传栏、科普(图书)活动室、农函大辅导站等综合性科普活动场所,并建有固定式科普宣传长廊16个、科普中国e站34个。现有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金华市级科普教育基地20家,金华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15家,永康市级科普教育基地18家,永康市级农村科普示范基地26家。我市先后创建全国科普示范社区1个、省级科普示范单位2家、省级科普示范村2个、省级农村科技示范户5户。永康市级科普示范镇(街道、区)4个、科普示范村(社区)38个、农村科技示范户44户。
在盘活现有科普资源的同时,市科协按照“全域覆盖、功能兼容、助力发展”的思路,积极适应新时代需求拓展新科普资源。2022年,新增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家,金华市科普教育基地4家,永康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10家。此外,连续三年每年订购科普图书约3万册,分送32个村(社区),推进村(社区)科普活动室建设。
全国科普示范市创建验收汇报会
“喜迎二十大 科普向未来”活动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 擦亮科普品牌
为加强科普基地提供科普服务能力,近年来,市科协联合浙江省公路学会浙高运公司在浙高运养护病害学堂、尚逸教育等科普教育基地,举办“走进科学·你我同行”浙高运科技探索、“我和妈妈学科学 美丽家乡我代言”等活动,并依托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锡雕馆、市铜文化博物馆、古陶瓷博物馆、流动科技馆等科普教育基地开展中小学生第二课堂科普活动,服务于中小学生“双减”。通过一系列活动,有效促进广大科技工作者、科普志愿者融入社区、农村、学校,成为推进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的生力军。
为促进“互联网+科普”的深度融合,市科协聚焦精准宣教,激发争创活力,充分发挥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渠道作用,增设科技传播栏目,做好科技热点、科技前沿、科技人物的宣传报道,实现立体式精准传播,创建“科普之窗”“科普之声”“科普永康”“走进科学”等科普宣传品牌,提高科普精准化服务水平,实现报纸有图、手机有文、电视有影、电台有声,让更多基层群众受益。
为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手机能力,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手机时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共享智能时代,市科协开展“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专项行动。根据老年人“慢懂、快忘”的学习特点、不同年龄段老年人需求,以“以爱促教”“专场跨越”“流动课堂+固定课堂”等三大模式帮“银龄”迈过数字鸿沟,让广大老年人走进数字时代、融入智慧社会、享受智慧生活。截至目前,已培训4万多人次。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群众科学文化素养,市科协每年积极开展科普“三下乡”暨丽州科普行系列活动。深入行政村(社区)文化礼堂,通过科普宣传、健康诊疗、科技服务等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社会氛围。2022年举办科普“三下乡”活动32场,发放资料8000多份,惠及群众2万多人。
此外,市科协联合教育部门开展“双进”助力“双减”科普专项行动。2022年,与7所学校共同举办校园科技节,开展288场科普服务进校园、150场学生进科普基地活动,参与学生5.08万人次。连续举办三届金华市“冲刺!科学+”科普大赛永康赛区和第37届永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以比赛的形式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营造浓厚的爱科学、学科学的氛围。
凝聚科普力量
搭建科创助企连心桥
市科协始终坚持大科普理念,大胆创新,勇于尝试,在科普惠民、科创助企、科技筑梦等方面下功夫,依托市重点骨干企业、示范性产业集群等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打造高层次创新平台,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为企业技术攻坚、科技成果转化、产品迭代升级注入智力活水。截至目前,工作站已帮助企业完成37个科技成果转化,72个企业专利授权。2022年,我市新增金华市院士专家工作站3家,柔性引才院士专家团队8人。
其间,市科协积极走访对接我市科技型企业建设博士创新站工作,通过博士专家与企业精准对接,打通科技服务供需通道,深化青年博士与企业产学研合作,促成科研成果转化,提高中小企业发展活力,并充分发挥院士专家、青年博士对青年科技人才成长的辐射引领作用,持续放大师徒传帮带效能,为建站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交流牵线搭桥。
通过学术技术带头人、科研团队负责人等各级专家一线授课,企业科技人才赴各大院校短期培训等方式,促进企业科技人才在“实操+学习”中快速提升科创能力,不断壮大企业技能人才队伍,夯实企业人才智力支撑。2022年,共组织开展人才交流5次,为建站企业培育科研团队4个、科技人才22名。
下一步,市科协将继续深化科普工作数字化改革,构建品牌、平台、机制、队伍、改革、阵地“六位一体”的高质量科普服务体系,提升新时代科普服务能力。着力打造具有永康辨识度的科普品牌,为科技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先行示范永康样板和高水平建设“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作出科协贡献。
飞凤社区科普长廊
科普图书下乡
融媒记者 王佳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