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专版

中医肿瘤名家孙彩珍:

用精湛的医术
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中医肿瘤名家孙彩珍:

  用精湛的医术

  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我从小就喜欢研究中药。那时家里穷,我上小学用的铅笔和本子,都是通过上山采草药,然后拿到县供销社换来的。像半夏、前胡、金钱草、鱼腥草、覆盆子等这些草药,我七八岁的时候就认识了。”谈起自己儿时的经历,孙彩珍感慨万千。

  作为“孙氏中医”创始人,孙彩珍与肿瘤斗争了30年,坚持临床不断摸索对付肿瘤的办法,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孙氏中医特色肿瘤治疗手段,帮助越来越多省内外肿瘤患者找回生的希望。

  “孙氏中医”创始人孙彩珍(右)和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讨论病人病情

  观察堂兄搭脉看病

  为救父亲

  与肿瘤抗争到底

  “那时,有个小病小痛,大家不会去医院,而由自己采草药解决。当时,我堂兄是远近闻名的乡村郎中,有老乡得了颈肩腰腿痛、痛风,就会找他开方和针灸。我和哥哥经常跟在堂兄屁股后,观察他搭脉看病,帮他配药。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对中医学就开始向往了。”孙彩珍说。

  而真正让孙彩珍毅然走上中医之路,决心与肿瘤斗争一辈子的原因,来自她父亲的一场大病。1992年初,孙彩珍的父亲被确诊为肝肿瘤晚期。那一年,父亲才58岁,孙彩珍也只有25岁。

  “当时,我们全家人都六神无主。去县里的大医院检查,说是有黄疸、腹水,是巨块性的肝肿瘤,没法做手术,只能挂些护肝、护胃的药水,让我父亲回家休养。”孙彩珍回忆说,她和哥哥再三商量后,当晚就赶回老家找到在当地已经很有名气的堂兄。堂兄一听也慌了,马上过来给父亲诊治。父亲吃了两帖药,但病未见转机。

  看着父亲痛得厉害,更难受的是小便拉不出来,腹部越来越大,腹水越来越多,孙彩珍和哥哥决定冒险,自己开方。“我哥那时很喜欢收藏,家里有很多医学古书。于是,我们一边四处打听,一边翻查各种经典医书。上海的钱伯文教授说:‘中医治疗肿瘤必须走破瘀活血的道路,然而破瘀活血药物的运用易造成扩散,以至于近代医务工作者都不敢去尝试……但回过头来,还是要走破瘀活血的道路,只有找到了破瘀活血药物与其他药物有机结合的办法,才能消除肿块,又不造成扩散,那就找到了中医治疗肿瘤的道路。’据此,我们苦思冥想,绞尽脑汁,最后心一横,敲定了一个方子,决定给父亲吃吃看,总不能眼睁睁看着他去死。”孙彩珍说,当时心里真的没底,就怕父亲喝下后,人就去了。

  然而过了一天,父亲没事。后来,根据父亲的症状,兄妹俩在主方不变的基础上,视情况增减。三个月后,父亲的病情真的好转了。到了这年秋天,孙彩珍父亲回到了陈岙村老家。

  就这样,孙彩珍父亲的这件事传遍了十里八乡。家里成了诊所,孙彩珍一边帮哥哥抓药,一边苦读医书,后来拿到了浙江省中医学院(现为浙江中医药大学)成教学院毕业文凭和执业中医师证书。她立志成为一名与肿瘤斗争到底的中医。

  创立“孙氏中医”八字方针 用特色方法治疗肿瘤30年

  三十年磨一剑,孙彩珍矢志不渝专注中医治疗肿瘤事业。从家中的小诊所到“999中草药研究所”的筹备,再到1994年的东阳防疫站肿瘤科,1999年创办金华艾克医院,2003年成立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最后到2018年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的成立。一路走来,孙彩珍从民间医生到中医名家,接诊40万余人次的患者,自成一派。她这一手精湛的医术,全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靠着日常实践硬生生磨炼出来的。

  孙彩珍认为,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中医治疗肿瘤也要综合性考虑。自己积累了30年的治疗经验,摸索出了一套孙氏中医治疗肿瘤的八字方针“解郁、通络、软坚、排毒”。

  孙彩珍解释说:“肿瘤是癌毒高度集中之处,就像是一座顽固的堡垒,堡垒不能攻破,就谈不上治疗肿瘤。我们发现,多数肿瘤都跟气滞有关。气滞致病,就要解郁。而肿瘤病人体内有癌毒,有瘀血、毒火、痰湿、食积停滞。中医强调以通为贵,所以要通经络、通肠道、通窍。继而用软坚散结、软化肿块的药,降低其恶性程度,把硬块变软、变小。最后通过排毒,慢慢破坏肿瘤的生长环境,把‘老虎’变成‘猫’,达到水滴石穿的治疗效果。”

  谈起这些年的坐诊经历,孙彩珍坦言,这些年来,患肿瘤疾病的人越来越多了。早些年肝肿瘤病人较多,如今是肺肿瘤病人剧增。孙彩珍说,前几天有名从萧山来的病人,拿着20年前孙彩珍开的治疗肺肿瘤的方子来看病,说是之前他朋友得肺肿瘤,吃的就是这个方子。但这个方子给他自己吃,效果不好。

  孙彩珍感慨道:“肿瘤细胞是在不断变化的,这也要求我们的方子与时俱进。”中医看诊讲究个体化,不能千人一方。同样的病,同样用“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办法,药品的成分要有所增减,不能全都是一个肺元方(基础方)。目前,他们总结出数十个经验方。根据每个人病情的不同,针对性治疗,区别用药。

  杭州的诸先生2011年因为咯血去检查,确诊为肺肿瘤,手术后肿瘤出现转移。接受三个月的放化疗后,他感到浑身酸痛无法平躺,只能在床边坐着,整天整夜睡不着觉。刚开始他情绪低落,想不通自己怎么会得肺肿瘤。回家休养期间,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到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找孙彩珍院长。“我吃了一个星期孙院长开的中药,感觉喉咙好多了。”诸先生高兴地说,“既然这中药对我有好处,那我就吃下去。”刚开始除了家人外,诸先生身边的朋友都被瞒着。随着一年年定期体检各项指标正常,生活也开始步入正轨,从前那些不良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逐渐摒弃,情绪渐渐开朗,诸先生好像变了一个人。他还积极参加种福堂肿瘤康复俱乐部举办的活动,披上义工绶带,为前来咨询的新患者和家属做起了心理疏导。通过他的帮助到种福堂治疗的肺肿瘤病人张女士,如今每天买菜、做饭,还经常跟家人、朋友外出旅游,心情非常愉快。

  如今,杭州、宁波、温州、绍兴等全省各地,以及上海、江苏、安徽等外省市的不少肿瘤患者纷纷前来种福堂中医医院求诊。大家口口相传,大多是通过朋友介绍找到孙彩珍。尤其是一些之前病人介绍过来的病友,因为信任孙彩珍,大多能长期坚持服药。

  不是亲人胜似亲人 她成了肿瘤康复患者可信赖的人

  当问孙彩珍院长什么样的病人最棘手时,她会说:“放弃希望、消极治疗的病人。这样的情况是常有的,有的肿瘤病人在被宣告晚期时,病还没治,就已经快要被吓死了,我一直强调,应对肿瘤,心态很重要。就像打仗,敌人还没有进攻,自己别先乱了阵脚。”

  孙彩珍说,保持乐观的心态,积极应对,科学治疗,肿瘤患者的生存年限才有可能不断拉长。即使是被确诊为肿瘤晚期的患者,也有去争取生命的权利,属于你的明天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谈起这点,孙彩珍说起了她30年前第一次坐诊时的经历。当时,有个从嵊州来的中年男子,说是帮他老婆来问诊的。“我老婆肛门部位长了个比较大的肿瘤,肛门口很痛,大便也拉不出。医生说是肠肿瘤晚期了,要做手术,术后需要在肚子上挂个粪袋。我老婆一听,说宁肯死也不挂,整个人没了精神。没办法,听说您这里用中药治肿瘤,就想来试试,缓解下她的痛苦。”男子说。

  孙彩珍说,当时为了快速缓解病人的症状,她不但开了口服的中药,还针对患病处开了熏、洗的草药。因为药量比较大,男子每次都是挑着扁担取走的。为了帮助病人恢复信心,在看病期间,她也经常鼓励患者,既当医生也当家人。后来,患者为了感谢孙彩珍,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一针一线亲手绣了面锦旗送给她,“我记得很清楚,这面锦旗比一般的锦旗要小,但我拿到手里时,感觉情谊很重。”

  30年来,孙彩珍见到了众多肿瘤晚期患者在生死线上挣扎,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甚至现在还有不少病人跟她说:“孙医生,我不怕的,我最后万一西医不行还可以找你看!”但孙彩珍说,她不希望做病患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而是希望努力把这根“稻草”变成病患们牢靠的“生命之绳”。因为对任何肿瘤来说,中医治疗介入得越早越好。千万不要等到病情非常严重甚至已经滴水不进、被大医院拒收了,再来用中医治疗。

  这些年来,孙彩珍除了看病,还在各地积极宣讲,分享她对中医治疗肿瘤的经验体会。她有好几个特殊的微信群,里面的成员都是她的肿瘤病人。他们中,有些是生存15年以上的“抗癌明星”,也有生存5年以下的“种子选手”。这些病人自发组建了“种福堂肿瘤康复俱乐部”,种福堂中医医院会定期举办旅游、结对等活动,来帮助新伙伴,鼓励大家战胜病魔。

  融媒记者 李徐晖


永康日报 社会·专版 00007 用精湛的医术
创造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2022-06-23 永康日报2022-06-2300007;永康日报2022-06-2300009;永康日报2022-06-2300006;永康日报2022-06-2300008;永康日报2022-06-2300010;永康日报2022-06-2300011;永康日报2022-06-2300014;永康日报2022-06-2300012;永康日报2022-06-2300013;永康日报2022-06-2300015;永康日报2022-06-2300016 2 2022年06月23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