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香公园田埂长出“增收果”
花街镇店园村做大桃子产业吸引市民打卡
稻香公园田埂长出“增收果”
花街镇店园村做大桃子产业吸引市民打卡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6月16日,花街镇店园村稻香公园纵横交错的田埂上,桃子已经挂满枝头,散发阵阵清香。田埂两侧,身穿红马甲的该村干部正忙碌地采摘着这些“增收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来,花街镇多次策划以桃花为背景,以乡村为载体,以生态环境为支撑,以桃文化、农耕文化、生态农业为补充,精准定位农旅相结合的目标市场。自2019年下半年开始,店园村便紧扣花街镇的决策部署,在围绕“千亩方”基本农田连片整治项目建设店园千亩稻香公园的基础上,发展网红农旅经济。
“稻香公园是个不错的景点项目,我觉得田埂两侧也是可以科学利用的”“种水果可以吸引市民前来采摘游,还能增加村集体收入”……经过多次讨论,村两委最终决定,在稻香公园的田埂上种上了贺春、迎春两个桃子品种。次年的3月,红艳的桃花田埂犹如长龙,很快吸引游客慕名前来打卡。
感受到网红效应及其背后的美丽经济,店园村趁热打铁,陆续订购一批批桃树苗。如今,整个稻香公园田埂上种植的桃树已达到8000多棵,加之该村坚持使用农家肥和植物杀菌剂,长出的桃子香甜可口。
“眼下正是店园村桃子的丰产期,预计总产量接近1.5万公斤,每天都有很多收购商上门批量采购,按市场收购价每公斤约6元到8元,产生的效益约10万元。稻香公园里的田埂结出了‘增收果’。”店园村党支部书记陈电亮说。
看着眼前一棵棵硕果累累的桃树,以及党员干部当起采摘员、配送员、售卖员的热闹景象,陈电亮有了更长远的规划。他说,“三月赏花,七月摘果,十二月玩雪”的非凡体验,已然成为花街镇业态局面。今年,店园村正在争创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该村希望借助这个契机,立足本村生态优势,凭借“基地+村两委”的经营模式,将“水果送上门”转变成“山外客寻上门”的发展模式。
接下来,店园村将围绕果树种植、管护和销售各个环节提供管家式服务,让越来越多的市民每年定时上门采摘,甚至是提前预付“管理费”认购桃树,形成长期合作关系,持续促进集体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