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乡村

“治村导师”巧绘新农村美景

这些网红打卡地设计出自他们之手

  “治村导师”巧绘新农村美景

  这些网红打卡地设计出自他们之手

  古山镇文化礼堂入口

  大陈村“第6空间”改造前后对比

  胡库游客中心改造前后对比

  芝英城门改造前后对比

  石柱老街改造前后对比

  金园自然村“荷塘月色”改造前后对比

  后吴村改造前后对比

  前仓镇大陈村“第5空间”“第6空间”,前仓镇“舜帝粮仓”,石柱镇塘里村文化礼堂,石柱老街,西溪镇三联村金园自然村“荷塘月色”……走进我市乡村这些网红打卡地,你或许会猜想这都是谁设计的。

  说起这些景致均出自4位“治村导师”——陈泽胜(大陈村村委会主任)、孙朝厅(塘里村党支部原书记)、周双政(园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建伟(大陈村党支部书记)之手,你会频频点头:“原来是他们!”

  “当上塘里村党支部书记后,我才接触到乡村设计。当时,塘里村想要改变落后面貌,也请了设计师来设计,但外请设计师往往报价偏高、不接地气。而且,设计、施工分离,容易造成千篇一律、同质化的乡村形态和业态,有时建设效果完全达不到预期。”孙朝厅说。

  在陈泽胜看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和需求,乡村设计要充分尊重每个村的自然肌理和历史文脉,沉浸式参与,既要将现代设计理念融入农村,又要保留农村的底蕴和魅力,用创意让文化活起来,让村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2018年,我市多个镇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让几位“治村导师”印象最深的是石柱老街的改造。“原设计充满现代感,与石柱老街的定位不符,于是我们又重新设计。考虑到农村实际、资金紧张,我们缩减了约三分之一的预算,坚持以旧修旧、修旧如旧,最大限度地保持历史原貌,修复古民居,铺设石板路,恢复传统商铺,增设街角小品及文化地标。”陈泽胜深有感触地说,在石柱老街改造过程中,为了缩减成本,唯一运出去的是泥土,其他废料都加以利用了。

  在大陈村、园周村、塘里村,他们都是或曾是“当家人”,有着调处矛盾纠纷的丰富经验。几位“治村导师”将这种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石柱老街中段,原本有两户相邻的村民因多年纠纷争执不下,后在“治村导师”和镇村干部的调解下,两户各退一步,这才有了“一米小巷”“让你三尺又何妨”这个网红街角小品。

  “治村导师”们着重了解村民的所需和所求。在为省历史文化保护利用重点村——芝英镇芝英六村做老街改造时,他们几乎逢人必问、有户必入,广泛听取村民对规划的诉求和意见,将很多老物件比如老花窗、老石墩等,都结合到设计中,方才有了“小巷走过一千年”的设计理念,为千年古城——缙州府(芝英曾是“缙州府”官署所在)夯实基础。

  最近,“治村导师”们正在改造胡公故里——古山镇胡库下村。连日来,他们悉心翻阅古籍、古画,了解胡公事迹,希望能将宋韵文化、宋词文化、胡公文化、官德文化,融入到胡库下村的改造中。记者采访时,孙朝厅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一个雅致的街角小品。可以想象,该小品完工后,又将成为我市新农村的一个网红打卡点。

  融媒记者 李梦楚


永康日报 社会·乡村 00007 “治村导师”巧绘新农村美景 2022-06-14 永康日报2022-06-1400006;永康日报2022-06-1400007;永康日报2022-06-1400012;永康日报2022-06-1400014;永康日报2022-06-1400018;永康日报2022-06-1400019;永康日报2022-06-1400021;永康日报2022-06-1400024;永康日报2022-06-1400027;永康日报2022-06-1400008;永康日报2022-06-1400009;永康日报2022-06-1400010;永康日报2022-06-1400011;永康日报2022-06-1400013;永康日报2022-06-1400016;永康日报2022-06-1400017;永康日报2022-06-1400020;永康日报2022-06-1400022;永康日报2022-06-1400023;永康日报2022-06-1400025;永康日报2022-06-1400026;永康日报2022-06-1400015 2 2022年06月14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