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小麦和早稻种植面积创近年来新高
同比分别增长22.22%和10.2%
我市小麦和早稻种植面积创近年来新高
同比分别增长22.22%和10.2%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日前,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我市小麦和早稻播种面积创近年来新高。其中,小麦种植面积1.1万亩,同比增长22.22%,完成任务数的183.33%;早稻种植面积2.81万亩,同比增长10.2%,完成任务数的106%。
我市小麦和早稻种植面积大幅增长,靠的是政策激励、技术提升和服务强化。今年以来,市农业农村局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努力探索工业大市保障粮食安全的实践路径,从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完成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粮目标任务数、落实农作物种子储备制度三方面入手,通过层层压实粮食生产责任、落实局领导包片指导督促工作制度、加强粮食生产技术服务、加快推进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示范创建等举措,切实保障粮食安全。
市农业农村局还做好粮食生产的各项配套工作,如配备充足农机具和农机手,保障粮食收获期间农机作业不断档;储备足够数量的农资,满足粮食生产需求;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粮食直补等惠农政策等。
“当前粮食生产投入成本上扬,挖掘扩大粮食播种面积的潜力,不能仅靠新增耕地面积,关键还要坚持‘压单扩双’提高复种指数,同时加强监管,防止耕地非粮化。”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压单扩双”方面,我市鼓励农户利用好耕地资源,积极探索发展小麦(油菜)-单季稻、蔬菜—单季稻、早稻—连作晚稻、毛芋-晚稻、绿肥—单季稻等不同种植模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户经营收入。今年,我市油菜等春花作物种植面积增加了3000多亩。在加强监管方面,我市持续探索推行粮食生产功能区“田保姆+田长制”模式,明确责任分工和管护要求,建立举报、巡查、监测、执法相结合的管控机制,筑牢耕地保护红线。
接下来,市农业农村局将坚持稳政策、稳产能、稳面积、稳产粮原则,继续加大对粮食生产任务落实情况的跟踪督查力度,切实将8.88万亩晚稻种植任务面积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