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时政·重点

深化产教融合 为打造“世界五金工匠摇篮”赋能

王钟宝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深化产教融合 为打造“世界五金工匠摇篮”赋能

  王钟宝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王钟宝与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吕强交流

  王钟宝(左二)在颁奖典礼现场

  他践行黄炎培思想,与时俱进,致力职业教育改革,让学校全国知名、全省卓越;他创新双元育人,深化产教融合,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人才;他坚定立德树人,树立“向善 强技”的校风,引进企业化的管理标准,建立“四位一体”德育工作网络……他就是市职业技术学校(以下简称“市职技校”)党委书记、校长,永康五金技师学院筹建负责人王钟宝。

  在5月27日举办的第三届浙江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典礼暨《浙江省职业教育蓝皮书(2020)》发布仪式上,王钟宝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项审核通过的职业教育领域唯一保留的国家级奖项,代表了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荣誉。日前,记者专门采访了王钟宝,聆听他立足产业经济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培养技能人才的“教育经”。

  锐意创新 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

  “当前,我市正朝着‘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目标奋力迈进。如何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培养技能人才,打通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既是当务之急,也是长远之计。”王钟宝说。职业教育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根据我市产业特色和企业发展需要,他要求专业建设主动融入我市产业链,在市职技校设置了20多个专业,包括机电品牌专业和小企业会计特色优势专业。同时,他锐意创新,推行“一个校领导联系一个行业,一个教师联系一个企业”制度,不断夯实产教融合基础。

  为让人才输出“无缝对接”企业需求,市职技校构建“双环境”“双导师”“双岗位”融合育人的“校企双元育人”模式,把课堂建在生产线上,与步阳集团、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哈尔斯真空器皿股份有限公司、星月集团、浙江飞剑工贸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实施“学徒制”培养模式,将企业的人才需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目标。

  该校“步阳工匠班”在课程设置上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门业技能型工匠人才培养方案,引入企业典型案例,实施生产“教学化”转换、课堂“企业化”转变、考核“多元化”评价,形成“工厂+”技能训练模式。“通过这种模式,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到步阳集团上班,减轻就业压力,企业也能降低人才培养成本,可谓一举多得。”王钟宝说。

  王力安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通过数字化改造,用机械臂、激光刀替代人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该公司也迫切需要一批掌握新技术、懂得新工艺、熟悉新设备的技术型员工。对此,市职技校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积极搭建需求性人才培养的平台。该校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刚刚结束在该公司为期两个月的工学交替实习。“通过这种交替实践,我可以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实操中,很受用。”学生杨勇锐说。

  “办好一个专业,赋能一个行业。我们把专业设在产业链上,把实践教学建在生产线上,真正夯实产教融合基础,持续增强服务区域经济能力。”王钟宝说。通过“校企双元育人”模式,市职技校同我市企业形成了“课程计划共定、师资队伍共育、教学过程共管、实训基地共建、教育资源共享、校企文化共荣”的常态。

  深耕细作 职业教育让人人出彩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学生出路不理想,这是曾经很长一段时间,社会对职业教育认同度不高的重要原因。回忆起20多年前学校招生的场景,王钟宝坦言:“那时候家长都不太愿意把孩子往职校送。”

  在王钟宝看来,只有找到契合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的关键点,才能培养留得住、干得好的实用型人才。为此,市职技校创设“技术难题攻关场”“新品研制试验场”和“技能人才训练场”,承接和引入精密加工、技术改进、产品研发、工艺改造等项目,培养能操作、能设计、能创新、能协作的“四能型”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让毕业生成为企业“抢手货”。

  一技在手,终身受益。王钟宝向记者分享了该校的一个典型案例:“2007年,学校从江西省吉水县招收了一批当地的学生。这些学生到学校后被编入机电学部数控导生班,通过车间师徒结对的导生制培养模式学习技能。他们毕业后有10名学生在我市就业,其中8名学生成功自主创业,2名学生成为企业技术骨干。”

  这样的案例其实还有很多。该校以“主题教育、典型示范、日常管理、评价激励、校园文化”相融合的理念,努力将学生培养成有素养、有技术、有能力、能担当、能协作、能创新的“三有三能”型技能人才,培养了“西瓜男孩”李恩慧,全国最美中职生华杜刚、胡剑、施彦登等一大批优秀学生。

  “在我们看来,职业教育其实是普通学生的‘二次选择’。它注重做中学、学中做,让学生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掌握专业技能,实现人人出彩。”王钟宝说。

  目前,该校20多个专业已与我市69家规上企业建立紧密型校企合作实训实习基地。未来,该校将对接国际标准,引入德国HWK证书等国际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形成智能制造专业建设标准和五金产业技师培养标准,培育智能制造和数智经贸等高水平专业群,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层次。该校还将成立国际学院,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及德国西门子等世界500强企业合作,高起点建设“五金智能制造中心”和“现代五金产业研究中心”。

  率先垂范 职业教育领域取得多项荣誉

  “王校长有一份百姓情怀,招生时他会要求孤儿和残疾人必须招。”“他把握学校发展的大方向,也在意每个小细节,现在学校文明向善氛围更浓厚了。”谈及王钟宝,市职技校教师纷纷点赞。

  在该校教师眼里,王钟宝总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他引入竞聘上岗机制,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涌现出一批懂管理、懂业务、能吃苦,具有较强执行力的干部。他高度重视名师、教学骨干的培养,通过“内提外引”,通过系统的规划与政策支持,建成了由全国职教名师、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省教坛新秀等老中青结合的名师团队,并引入浙江工业大学永康五金学院的博士专家团队。他凝聚集体智慧,引领学校实现了一个个历史性突破与跨越,取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优秀楹联教育基地、国家中职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实验校、省“三育人”岗位建功先进集体、省首批中职名校、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双高立项)等国家级、省级荣誉。该校今年还成功入选省一流技师学院建设单位。

  多年来,王钟宝锐意改革创新,在职业教育改革领域取得多项荣誉。其中,他主持的《四能共生 四方共进 四场共训》获省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五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的永康实践》获省职成教优秀教科研成果一等奖;课题成果《基于网络平台的多元化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获省中小学校长培训研究课题一等奖;《中职专业实训“企业化”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获省人民政府职业教育成果二等奖。他多次受邀在国家、省市级各类会议上作专题发言,为区域职业教育发展与学校内涵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今年5月,他代表全省技工院校在全省职业教育大会上作典型发言,办学成果获省领导与同行的高度赞誉。

  沥血为教育,丹心谱新篇。眼下,永康五金技师学院二期工程正在加快推进。打造全国一流的“万人技师学院”,成为王钟宝的又一个宏伟目标。在他的愿景里,市职技校、永康五金技师学院将成为五金产业技能人才的“蓄水池”,不仅能助力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更为打造“世界五金工匠摇篮”赋能加码。

  融媒记者 颜元滔


永康日报 时政·重点 00004 王钟宝荣获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校长奖 2022-06-07 永康日报2022-06-0700006;6227013;永康日报2022-06-0700007;6227009;永康日报2022-06-0700008;永康日报2022-06-0700011;永康日报2022-06-0700009;永康日报2022-06-0700010;永康日报2022-06-0700012;永康日报2022-06-0700013;永康日报2022-06-0700014;6227016;永康日报2022-06-0700015 2 2022年06月07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