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招商“组合拳” 提升经济“续航力”
我市低效整治开出招大引强之花
打好招商“组合拳” 提升经济“续航力”
我市低效整治开出招大引强之花
本报讯(融媒记者 程明星) 6月2日,记者从市招商中心获悉,上海顶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顶倬公司”)与我市一家企业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完成登记。这标志着总投资12亿元、年产7200万套PVD全品类餐厨具及智能厨电项目落地我市。
据悉,顶倬公司项目地块为低效厂房。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由市招商中心牵头组织顶倬公司、低效厂房方开展多轮谈判,历时近半个月促成项目落地。“项目落地后,意味着该地块可以实现低效厂房整治。项目投产后,亩产税收预计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市招商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顶倬公司项目的落地是市招商中心巧做“红娘”,运用信息“触角”以商促改,多方联动,同步推进项目招引、低效整治的生动缩影。
当下,我市正开展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以招大引强为抓手,以大项目招引为突破,以项目落地为落脚点,明确项目涉及的落地、开工建设、竣工投产等相关责任部门,在土地、空间、能耗等要素资源上无缝对接,科学利用“零供地+奖补”“先租后供”开展强链补链关键项目精准招商。
市招商中心一方面坚持完善招大引强硬核政策,扎实做好招大引强工作,牵头拟定《关于重大招商项目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参与拟定《永康市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等政策,发力撬动社会资本来永投资。浙江联信康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伟创源实业有限公司于日前完成土地出让合同签订,成为我市招大引强的样板。另一方面,市招商中心开辟了“以投带引”“以商招商”“基金+招商”等招商新路径,切实推动项目招引落地。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年初完成签约的深伟业锂电池与储能项目以零供地方式落地经济开发区,成为我市首次运用“基金+招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项目招引,完成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签约5个,累计招引落地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3个,仅5月份就新增签约项目3个,总投资额达76亿元。其中,复合铜箔项目的投资就达5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