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爱心城 助残情更浓
市残联多措并举健全残障人士权益保障制度及服务体系
![]() |
![]() |
![]() |
![]() |
阳光爱心城 助残情更浓
市残联多措并举健全残障人士权益保障制度及服务体系
5月15日是第32个全国助残日。今年以来,市残联以健全残障人士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保障残障人士的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为抓手,聚焦薄弱环节,进一步满足残障人士民生保障和发展机遇。市残联不断优化扶残助残社会环境,促使其平等参与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生活,推进我市残障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人为本
多举措助残暖民心
“平时我只能拄着拐杖出门,生活中有很多不便,现在有了电动轮椅,我不用整天窝在家里了。”5月9日,在市残联一楼大厅举行的电动轮椅捐赠现场,来自方岩镇象陌堂村堂慈自然村的程子通激动地说。
随后,市优哈电器有限公司工作人员为4名在场的残障人士进行轮椅调试和使用教学,并为其余6名出行不便的残障人士提供上门服务。据悉,自2021年以来,市优哈电器有限公司累计为残障人士捐赠20余辆电动轮椅,总价值8万余元。为此,市优哈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幸福的道路上,不能让任何一个残障人士掉队。今后,我们还将持续开展爱心助行活动。”
而像这样的暖心活动,只是市残联坚持党建聚力,助残解困暖民心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残联聚焦民生保障、精准康复等工作,不断提高残障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基本保障提质提效,配合民政部门理顺“两项补贴”操作流程,确保应补尽补。截至去年年底,我市残障人士“两项补贴”惠及1.06万人次,年度发放资金2705.78万元;积极推进符合条件的残障人士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目前全市共有2000余名残障人士纳入最低生活保障。
“我虽然听不见、说不出话,但也可以用双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并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对此,我很自豪。”对于浙江优奈特电机有限公司的言语残障职工陈静来说,稳定的工作就是她的“铁饭碗”。靠着这份工作,如今的陈静在永康安家并组建了家庭。
残障人士就业是社会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解决好残障人士就业,既对社会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也是达成共同富裕的重要一环。去年,市残联不断探索扩大残障人士就业创业的渠道,高水平完善残障人士就业体系。
通过“一组一文一考核、一库一奖一榜样、一会一专一改革”全面铺开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一方面,强化基层党建赋能作用,一对一上门摸排就业年龄段的残障对象,形成待就业清单并集中汇总,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增强增收能力,拓展增收渠道;另一方面,创新推进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鼓励纳税等级达到B级以上、信誉度良好的企业异地设立“工疗车间”,实现残障人士可以在照料中就业、在就业中康复。截至目前,我市已有13家工疗型“残疾人之家”,位列金华市第一,共庇护照料三类残障人士501人,全市三类残障人士就业率达50%。
与此同时,市残联还抓住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全国助残日、全国残疾预防日等重要节点,开展“最美残疾人工作者”“最美助残人”等评选宣传活动,营造浓厚助残氛围,深入挖掘残联干部和残疾人先进典型,广泛宣传扶残惠残政策和残障事业发展成就,营造扶残助残良好氛围。
聚焦精准保障 织密残障儿童关爱网络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有意义。谢谢社会各界对‘星’宝们的关爱……”提前接过“六一”礼品的那一刻,孤独症患儿家长杨桂花(化名)感激地说。在她看来,这一刻收到的不仅仅是一份礼物,更是社会各界的暖心关怀。5月10日,市残联联合市妇联、市关工委和永康市朗歌贸易有限公司来到市肯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给正在接受康复训练的儿童送温暖。
“我们精心挑选了这些‘六一’礼品,保温杯意味着送温暖,绳子是希望孩子们可以用来锻炼身体。”永康市朗歌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王群华说。此次“六一”礼品赠送活动惠及市妇保院、市中医院医共体江南分院、市肯纳社会工作发展中心以及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共计340余名残障儿童。
像这样的暖心助残活动,是市残联关爱残障儿童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市残联积极组织工作人员多次深入特殊儿童家中,针对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障儿童和孤独症儿童的康复训练、需求、救助等情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开展政策宣传。同时,我市率先成立县级孤独症人士及亲友协会,为孤独症群体发声、维权和交流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此外,为进一步推动残障儿童康复救助工作取得实效,市残联还积极推进残障儿童定点康复机构规范化提升建设工作,积极培育社会力量,全力建设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提升残障儿童康复水平。
市妇保院是我市唯一一家省级定点康复机构,主要收治脑性瘫痪、发育落后、孤独症等功能障碍的患儿。5月11日,市残联联合市妇保院举办了主题为“关爱残疾儿童,让爱洒满人间”的暖心助残活动。多年来,在市残联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市妇保院不断完善残障儿童康复工作政策体系,积极为残障儿童创造安全舒适的康复训练环境,努力改善医疗运行机制,创新医疗救助模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获得群众的广泛好评。
日趋完善和规范康复平台的同时,我市的补贴保障机制也不断健全,为孤独症群体康复做好兜底保障。目前,我市创新建立机构代办机制,避免办事人员“往返跑”“多次跑”,确保符合条件人员应享尽享、应补尽补。自2010年我市开始发放该项补助以来,全市已有130人次受益,补助总额210.16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对儿童康复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市残联还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等各种宣传媒介,向群众广泛开展常识科普,进行活动介绍和政策讲解等,营造了关注关爱残障儿童的浓厚氛围。
再接再厉 勠力同心奔新途
阳光洒满爱心城,扶残助残情更浓。站在新的起点上,市残联将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把市委、市政府的惠残助残政策落到实处,稳步推进残障人士基本康复服务和就业创业,切实保障残障人士权益,不断夯实残障事业的发展基础,激励我市残障人士与全市人民携手奔赴新时代、新征程。
市残联将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在打造“世界五金之都 品质活力永康”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上承担使命,创造价值,实现梦想。
下一步,市残联将持续推进保障得力、服务高效、残健融合、数字化改革见效的残障事业发展体系建设,不断壮大残障人士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促使服务水平提档升级。持续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建立残疾人权益保障协商工作机制,畅通诉求反映渠道等,切实保障残障人士合法权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充分发挥壮翼助残联盟和创业孵化基地作用,推动做好残障人士职业技能培训、残障人士专场招聘会等提质扩面工作,着力解决残障人士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残障人士就业层次。同时,持续推进工疗型“残疾人之家”建设,建立就近就便、覆盖城乡的残障人士辅助性就业模式。用心用情健全残障人士的关爱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残障人士体育文化艺术示范基地建设,发挥残障人士艺术团队作用,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残障人士文体宣传活动,积极展现残障人士风采。
融媒记者 吕晓婷
市残联表彰“最美残疾人”
市残联工作人员为残障人士调试电动轮椅
为康复儿童送温暖
助残联盟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