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无小事 点滴总关情
——记西城派出所接处警工作日常
![]() |
民生无小事 点滴总关情
——记西城派出所接处警工作日常
说起警察,大部分人脑海中浮现的,都是威风凛凛的特警或是破案的刑警形象。不过,离群众生活最近的,是扎根群众、每时每刻与群众打交道的可亲的派出所民警。
4月11日至15日,笔者在市公安局西城派出所跟着接处警民警一起处置警情,体验和记录他们的辛苦工作。短短五天,警情多达184起,类型五花八门。为妥善处理这些看似简单实则棘手的警情,民警不但需要通晓社会人情世故和各类法律知识,还需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强健的体魄。对于他们来说,民生无小事,点滴总关情。
胡宸铭(左)询问老人
耐心调解 巧妙化解家庭矛盾
派出所接到的警情有一半是矛盾纠纷,其中家庭、邻里纠纷最多。想要处理好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民警就需要化身为“金牌调解员”。
4月11日14时40分,西城街道永拖路一位父亲报警称被儿子殴打。女警应倩赶到现场后,发现当事人是50岁左右的父亲和30岁左右的儿子,现场并无明显打斗痕迹,争吵是因为父亲不满儿子的女友。“这个不孝子打老爸,麻烦警察把他拘两天,教育教育。”眼看父亲的情绪始终无法平静,应倩只能将两人带回所里继续调解。
听了两人的争执内容,心思细腻的应倩明白了,此次双方情绪的爆发不是偶然事件,而在以前就埋下了种子;同时,两人观念不同但性格却一样犟。于是,应倩将两人隔开,分头劝解。从父子情深到每人有不同观念,应倩在2个小时里扮演起女儿和妹妹的角色劝说两人。最终,父子俩顺利和解。
看着父子俩向自己道谢后相伴走出派出所,应倩终于松了口气。6年前,应倩刚参加工作,面对家庭矛盾总是手足无措,看到家人之间争吵,她心中着急却不知该怎么办。很快,她学会了调解的方法,试着先像亲人一样倾听他们的牢骚抱怨,再对症下药做通思想工作,果然起到很好的效果。
真心相待 持续传播社会温情
4月12日19时左右,民警胡宸铭巡逻到松石西路附近,发现路边有一位80岁左右的老人独自徘徊。经询问,老人是一名外地人,出门散步迷路。
见老人精神状态不好,为了让老人放松警惕,胡宸铭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善意和关心。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安抚,老人终于说出老家地址以及儿子的姓名。胡宸铭马上联系同事,找到了老人儿子的电话和现住地址。胡宸铭带着老人回家,但却没人在家,其儿子的电话打不通。胡宸铭又辗转找到房东,请其开门并联系老人的其他亲属。
经两个小时的努力,老人儿子儿媳终于联系上了并回到家。胡宸铭对两人进行了教育,并告知一些应对老人走失的方法。
类似老人小孩迷路的情况,胡宸铭已经遇到很多次。他们说不清年龄、家人、家庭住址等关键信息。看到他们长时间饿肚子或是衣衫褴褛,胡宸铭就会自掏腰包买东西给他们吃、给他们换新衣服,安排住处。“我们要对他们负责,直到送他们回家。”胡宸铭说。
用心做事 忠诚践行初心使命
在派出所里,电话随时都有可能响起,每一个处警人员时刻整装待发。在饭点有时更忙,刚回来匆匆扒几口饭,处警人员就得马不停蹄赶往下一个地点。
白天已经十分忙碌,晚上民警们更是没有片刻休息。从坐上警车的那一刻起,便一直在路上。4月12日18时左右,刚抽空吃了几口饭的民警章蟒就接到了一起警情,他顾不上吃饭,立即上车赶往花川。当事人双方因公共停车位发生纠纷,互不相让,章蟒费了好大劲才给予解决。刚坐上车准备回去,电话响起,章蟒又立刻驱车前往松石西路,处理一起房租纠纷。现场调解结束,章蟒又接到一起自杀险情,最终妥善解决。
从18时出发到21时30分回到所里,章蟒一共接到了5起警情。3个多小时下来,章蟒几乎全程在苦口婆心、努力劝导,这对体力和心理是很大的考验。而这不过是他经历的一个最普通的夜晚,甚至还算是比较轻松的夜晚了。
“事情不分大小,警情就是命令!”这不只是一句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基层派出所民警们每日都切实在做的。正如西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墙上贴着的8个大字“笃行致远,不负韶华”,当他们穿上这身警服,就已将自己的青春和意气融于对党和群众的忠诚中。
通讯员 朱清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