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逼得太紧 动起了歪脑筋
这名员工非法侵占160万元公款
外债逼得太紧 动起了歪脑筋
这名员工非法侵占160万元公款
“警察同志,我公司的资金被员工私自挪用了160万元。”3月18日11时,花街镇某公司负责人王女士来到市公安局花街派出所报警。
据了解,王女士经营一家五金制品公司,是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今年2月,王女士为了拓展智能门锁业务销售渠道,开了一家网店。网店的日常运营和维护,交给员工王某负责。在得知可以对自家网店商品刷单来提升销量和信誉度后,王女士便授权王某定期对店铺上的商品进行刷单操作。
3月15日,王女士在查账时发现一笔订单显示“已收货未到账”,便问王某资金去向。王某给王女士发了一张“3·15”活动截图,称活动期间暂时不能提现。但在3月17日,王女士又发现了一笔同样的订单。而王某则解释说因为账号限制登录,暂时不能上网操作,所以订单显示“已收货未到账”,再过两天就可以正常到账。
王女士越想越不对劲,于是在3月18日,再次质问王某订单资金的流向。王某这才支支吾吾地说,自己在刷单时,并未按期付款,而是通过“账期付款”,等货到之后再付款,其间该笔流动资金被他私自挪用了。得知王某已将订单资金用于个人还款且无能力偿还后,王女士报了警。
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着手调查。经查,王某,今年26岁,丽水市云和县人。王某于2月15日到王女士的公司应聘网店运营专员一职,在商量好试用期和转正工资之后,主要负责整个网店的运营。三天后,王某以提升网店在同类商品中的排名和成交量为由,向王女士提议实施刷单活动,之后以刷单为由挪用公款。
“之前的外债逼得太紧了,我一时筹不到钱还债,所以动了歪脑筋,用老板娘给我刷单的钱还债了。”王某说,自己因为生活奢靡,经常通过向朋友借钱、网络贷款和透支信用卡等方式维持生活。但由于还款能力有限,一直处于“拆东墙补西墙”的状态。随着时间推移,王某始终无法按时还款,直到案发前已欠下100多万元的外债。
2月25日,王某通过网店可以延期付款的机制,将手里的订单资金用于偿还外债。发现该手段可行后,他抱着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继续挪用公司钱财,直到东窗事发,已挪用公司钱款160万元。
目前,王某因涉嫌职务侵占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
通讯员 胡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