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要闻

我市成功创建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

构建5类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我市成功创建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

  构建5类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

  本报讯(融媒记者 潘燕佳) 3月21日,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我市成功创建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成为金华市首个成功创建的县市。同时,我市的鱼米香家庭农场、前仓润石家庭农场等8家单位获评省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据悉,稻渔综合种养将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三丰收”,也为农村三产融合打下良好基础。为鼓励、推广稻渔综合种养模式,我市以稻渔产业“强”起来、稻渔环境“美”起来、稻渔产品“优”起来、稻渔主体“富”起来为发展目标,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增强农户对稻渔产业发展的信心;因地制宜构建了5类综合种养模式体系,编制技术手册,为全市种养主体提供模板。

  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经营主体重视品牌塑造,打造具有本地特色、影响力大、竞争力强的稻渔产品品牌,提升稻渔品牌价值效应。目前,我市共培育创建千年鱼、富产、鑫凯安、杨溪、倍榕、中福益养宝、奉橘、稻螺大米等8个自有稻渔产品品牌。

  不仅如此,稻渔综合种养模式还是稳粮增收的金钥匙。我市在严格落实耕地相关要求基础上,将稻渔综合种养稻米和水产品纳入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系统。依托“农安永康”和“浙样施”App,以“浙农优品”为抓手,加强稻渔综合种养产品质量全程跟踪与服务。

  我市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已经成为一些村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的渠道。石柱镇池宅村今年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一致通过,流转了200亩土地,采用村民入股、村集体规模化经营的形式试水稻渔综合种养。

  当日,记者在池宅村稻田边看到,一箱箱从湖州来的小龙虾虾苗陆续被投放在稻田内。“今天投放的虾苗,半个多月后便可收获了。”池宅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池启高说。当日该村共投放了1850公斤小龙虾苗,后续将继续分批投放,总计约4500公斤。

  “相较于同期湖北主产地的商品虾,我们今天投放的小龙虾预计能提前15天上市,每亩小龙虾的收益也有望达到6000元。”前来指导工作的武汉市农科院水产科研研究所高级工程师曾红松认为,永康地理、气候等方面都有较大优势,对推广稻田养虾工作帮助很大。

  稻渔综合种养模式也吸引了其他农场经营主体的关注。他们主动向农业主管部门申请开展稻田养虾。位于西溪镇金园村的永康市叙光家庭农场便是其中一家。该农场经营者向村集体承包抛荒多年的土地,通过稻田养虾整合土地资源,实现多重收益。

  “针对稻渔综合种养,我市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100亩以上,且成功争创省级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基地的经营主体,每家可获得20万元的奖励;实施稻渔综合种养总面积100亩以下,且通过市级验收的经营主体,可获得每亩1000元的奖励。”市农业农村局农牧渔与农田管理科工作人员施旭梅说。

  接下来,我市将深入实施浙江省稻渔综合种养百万工程,以“三县”联创为抓手,围绕“扩面、提质、增效”,进一步发展稻渔综合种养,继续创建5家省级稻渔综合种养基地,打造具有永康地方特色、绿色高效、环境友好的丘陵地区稻渔综合种养产业体系,巩固创建成果。


永康日报 时政·要闻 00002 我市成功创建省稻渔综合种养重点示范县 2022-03-29 永康日报2022-03-2900006;5832936 2 2022年03月29日 星期二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