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重要窗口”职能
促进产研有效融合
5所名校技术转移工作站入驻综合体
展现“重要窗口”职能
促进产研有效融合
5所名校技术转移工作站入驻综合体
紧密衔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科研人才和成果,精准抓取五金制造企业科技创新需求……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发挥平台优势,承担永康五金产业创新的“重要窗口”职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推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
3月26日,据记者了解,我市以该综合体为载体,已吸引了一批知名院校。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站先后入驻该综合体,涵盖机械、电子、材料、医疗等专业领域,极大推动我市五金产业的技术研发与成果转化,为我市企业提供了不少帮助。
量身定制满足企业创新需求
3月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人工智能)学院数字农业研究院副教授陈丰农走进步阳集团生产车间。了解到该集团正在实施智能化改造项目时,他提出:“企业需求和我的专业(人工智能)很对口,实地考察后,我们可为企业量身定制机械化高智能生产设备,取代一部分人工,从而更高效完成生产作业。”这项提议已被步阳集团采纳。
除了步阳集团,作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技术转移工作站的负责人,陈丰农还先后走访永康市新凯迪电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进一步了解企业转型升级的各类需求及生产中碰到的难题。
积极收集企业技术需求和行业技术难题,组织专家开展科技对接,签订校企合作协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组织技术培训、帮助企业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企业合作申报国家级重点研发项目……连日来,各大高校技术转移工作站在我市开展了一系列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技术成果转化成效初显
目前,经过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牵线搭桥,西安工程大学与浙江千禧龙纤特种纤维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签署了校企联合博士后培养协议,为企业挂牌成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创造条件。双方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改性”项目达成合作意向。
同时,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还邀请多位专家教授先后开展线上“云讲座”,介绍智能制造新技术,开拓我市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的眼界。该综合体还协助正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浙江大学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并引进两位博士后导师。
校企合作后,科研成果不断呈现。日前,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组织的2021全国机械工业产品质量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我市两家企业荣获国家级奖项。正阳公司的“高精度轻轨双向斜切割机”获银奖、“斜切割机”被评为机械工业优质品牌产品,三锋公司的“36V锂电割草机的质量创新”获优秀奖。
接下来,永康五金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将继续加强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对接交流。通过线上视频会议、线下走访企业相结合的形式,企业与高校的科研力量充分有效对接,为行业重大科技创新难题提出解决方案,共同攻克难关。
融媒记者 胡美樱子
J
聚力打造高能级
创新服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