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融媒·姐妹花

有人用它拍城市风光片 有人用它帮忙带娃

“银发族”玩转手机 感叹生活变精彩

  有人用它拍城市风光片 有人用它帮忙带娃

  “银发族”玩转手机 感叹生活变精彩

  用手机网购、缴费、点外卖……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在年轻人享受数字时代便利的同时,很多老年人却因为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在社交、出行、办事、获知信息等方面发生了诸多不便。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永康学院特别开设了智能手机应用课堂,让老年人也能轻松玩转智能手机。

  连日来,姐妹花记者走近这堂课的学员,看他们是如何通过智能手机为晚年生活增添色彩的。

  用手机视频记录每天的美好

  陶加祥在塔海公园拍摄素材

  下午3时,记者在塔海公园见到陶加祥时,他正半蹲着身子,举着手机,时不时向旁边挪走几步,认真寻找拍摄鲜花的最佳角度。今年73岁的他每天都乐此不疲地用手机随时随地拍摄图片、视频,并配上文字记录生活里的点点滴滴。

  “快来看看,我这花拍得怎么样?”陶加祥热切地向记者挥手道,“我正在拍摄一些图片和视频,作为短片《塔海公园》的素材。要不帮我选选,哪几张图片拍得更好些。”

  记者左看右看,觉得几张照片都不错,难以抉择。陶加祥看出了记者的难处,认真地分析道:“还是用第二张吧,第一张图片的背景有些杂乱,第二张更干净,主体更突出。”

  在现场,陶加祥还向记者展示了他之前制作的视频作品。“看,我制作的《塔海公园(上)》的视频,已经有6000次转发量,所以我准备出个下部,为大家更详细地介绍塔海公园。”陶加祥边说边打开自己的手机相册,只见大量的视频素材存储其中,陶加祥还和记者开起了玩笑,“我的手机跟着我压力也很大啊,负荷太重了。”因为热爱剪辑视频,陶加祥对智能产品有着很高的要求,每天光是给这些照片分门别类,就要花上1个小时。

  陶加祥表示,他制作的视频内容主要以美景为主,还有身边的一些小故事,片长从5分钟到25分钟不等。截至目前,他已经制作了上百个。而这些视频制作完成后,被他发布在社区群、朋友圈里,得到了亲友们的一致好评。

  “我还会根据照片编写文字材料,加在我的视频上,传递温暖和正能量。”每完成一条视频,陶加祥都很有成就感,“现在视频剪辑就是我最大的爱好,丰富了我的老年生活,我还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希望单条视频转发量可以破万。”

  智能手机成为她的生活老师

  施章妹展示下载的手机软件

  说起智能手机的好处,今年66岁的施章妹笑开了花。“手机就是我的全能老师,给我提供了非常多的帮助。” 施章妹说,智能手机给她的晚年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和施章妹的聊天过程中,记者了解到,施章妹的小儿子常年在国外,在没学会智能手机前,她只能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联系儿子。“以前打越洋电话不仅话费贵,还时常占线,信号有时也不太稳定。现在,我已经学会了用微信和儿子视频通话,随时随地都能联系上儿子。我们每周都要面对面视频通话,看到他们一家人过得蛮好,我安心了许多。”

  智能手机不仅帮施章妹解决了打越洋电话的难题,还为她照顾小孙子带来了便利。“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之前,还真没想到小小的手机里竟然有这么多功能,我通过在应用商城里下载了‘洪恩识字’‘少儿围棋’等软件,教小孙子识汉字、下围棋。孙子学得开心,我也轻松了许多。“施章妹开心地说。

  如今,施章妹每天早上起床、晚上睡觉前都需要手机帮忙:早上,她会用手机播放儿歌,督促小孙子起床吃早餐;晚上,她用手机播放睡前小故事,孩子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辛苦的带娃过程也变得轻松简单起来。

  “以前遇到不懂的生活常识,还得到处找人请教,现在我自己就能上网百度,上面的回答都很详细,真的太方便了。” 施章妹告诉记者,自己最近在手机上学习新菜肴的烹饪,家人吃了都连声称赞。

  施章妹表示,接下来,她还要学会网购,“听说网上购物便宜又方便,还能送货上门,我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会使用更多手机软件。”

  每笔账目微信都“帮忙”记得清清楚楚

  倪关朝轻松玩转智能手机

  活到老,学到老。72岁的倪关朝对于新兴事物的钻研劲丝毫不输年轻人。“我听说老年开放大学有智能手机教学班的课程,就马上去报名参加了。” 倪关朝兴奋地说,几堂课下来,他便学会了添加好友、视频聊天、发布朋友圈动态等操作。

  说起学习智能手机的过程,倪关朝起初是抗拒的:“一开始,我觉得自己老了,怕脑子跟不上。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学会用智能手机支付购物了。现在,智能手机更是随身携带,一天也离不开它了,没想到智能手机这么方便!”

  “要不,我们先扫一扫,互相加个好友?” 倪关朝掏出手机,熟练地点开右上角添加好友的界面,与记者加了好友后,顺手打开了支付账单。“你看,这是我买早餐花的5元,这是我去农贸市场买猪肉花的30元,每一笔账微信都帮我记得清清楚楚。”

  倪关朝还打开了其他手机软件分享他的学习成果:“点这里可以出示我的健康码,点这里还可以租借充电宝,出门后再也不怕手机没电了。智能手机的功能可真多,我还在继续摸索中呢!”

  看着倪关朝在手机上的一通熟练操作,记者不禁竖起了大拇指。倪关朝腼腆地笑道:“这还差得远呢,我的同学们都已经会视频剪辑了。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学会用手机预约挂号、购买车票,还要学习用手机导航,可以去更多的地方。”

  “现代生活离不开智能手机。”倪关朝说,自己经常独自一人外出买菜、乘车,因为不熟悉移动支付、扫码乘车等操作,遇到过不少麻烦。但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后,感觉生活变得容易了。

  许多老年人学习使用智能手机主要是为了便利,而倪关朝说,自己学习的初衷是为了防诈骗。面对当前电信诈骗层出不穷的现状,倪关朝认为老年人更要学习相关知识,提高防诈骗意识。他表示,自己还会和其他老伙伴分享学习心得,大家一起进步,一起享受便捷生活。

  记者手记

  “银发族”网上冲浪

  仍需大家帮忙

  为了避免老年人被智能产品“边缘化”,同时为了破解老年人普遍存在对网络信息辨别能力不强等问题,去年9月,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永康学院通过开设智能手机应用课程,专门传授老年人如何使用数字产品,取得了明显成效。

  “我们努力让全市有意愿、有能力的老年人实现智能技术培训‘应培尽培’,并极力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让老年人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永康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参与智能手机应用课程学习的共有49名老年人,他们已基本学会微信支付、添加好友等操作。

  除了浙江老年开放大学永康学院外,一些社区还联系志愿者组织开展相关活动,帮助老年人群体学习网络、理财、健康、安全防范等知识。这些举措及时回应了我市老年人需求,受到了广大老年人的欢迎。

  未来,社会的数字化、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所以社会各界在培养老年人的数字生活习惯上仍应下更多功夫。让老年人能够及时适应数字化发展趋势,其实是多方受益的:一方面,老年人能够轻松享受到便捷的生活;另一方面,市场也能充分挖掘出“银发经济”的潜力。而更重要的是给广大家庭带去了诸多便利和精彩,让亲人间沟通更顺畅、生活更美满和谐。

  全国巾帼文明岗

  监督电话:87126426

  既服务到人

  更服务到心

  YBJMH

  融媒记者 王佳涵


永康日报 融媒·姐妹花 00005 “银发族”玩转手机 感叹生活变精彩 2022-03-25 永康日报2022-03-2500006;永康日报2022-03-2500007;永康日报2022-03-2500009;永康日报2022-03-2500011;永康日报2022-03-2500014;永康日报2022-03-2500012;永康日报2022-03-2500015;永康日报2022-03-2500017;永康日报2022-03-2500018;永康日报2022-03-2500016;永康日报2022-03-2500019;永康日报2022-03-2500020;永康日报2022-03-2500023;永康日报2022-03-2500021;永康日报2022-03-2500008;永康日报2022-03-2500010;永康日报2022-03-2500013;永康日报2022-03-2500022;永康日报2022-03-2500024;永康日报2022-03-2500026;永康日报2022-03-2500027;永康日报2022-03-2500025;永康日报2022-03-2500028 2 2022年03月25日 星期五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