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社会·专版

女中医孙彩珍与肿瘤“斗争”30年

要对得起每位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

  女中医孙彩珍与肿瘤“斗争”30年

  要对得起每位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

  日前,杭州种福堂(艾克)中医医院院长孙彩珍正忙着给病人义诊。在诊室墙上一面面红色锦旗的映衬下,身着白大褂的她显得格外精神。

  孙彩珍先是感谢关心她的病人,接着专心把脉问诊,时不时站起身给病人检查,叩一叩胸部、摸一摸颈部、按一按肚子,也会经常拍拍病人的肩膀安慰他们。

  结束义诊已经过了中午12时,孙彩珍没有休息,而是仔细整理了医案,请助手一一存档,接着打开手机,开始回复微信上病人或病人家属的留言。

  以上场景就是孙彩珍的工作日常。孙彩珍深耕中医肿瘤领域已整整30年,她不仅摸索出一套“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手段,帮助许多肿瘤患者渡过人生难关,而且对待病人格外诚恳和用心。去年9月,她获得了“拱墅区运河好医生”称号,赢得了病人的信任和认可。

  从小泡在中药堆里

  成年后开办中医肿瘤专科

  诊所和医院

  与很多中医师不同,孙彩珍并非科班出身,她来自民间,天生对中医药充满热忱。这份热忱贯穿着她的前半生。

  1967年,孙彩珍出生在金华磐安的一个小山村,那里拥有漫山遍野的中药材,素有“药材之乡”之称。当同龄孩子还在满山嬉戏时,她已经跟着家人上山采药了,还认识了很多中草药,各种草药的习性她都烂熟于心。

  中专毕业后,因为父亲罹患了肝肿瘤,孙彩珍走上了研习中医药道路,在浙江中医药大学取得函授大学文凭,并拜全国名中医、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为师。

  从家中的小诊所到“999中草药研究所”的筹备,再到1994年的东阳防疫站肿瘤科……1999年,孙彩珍和哥哥正式创办了肿瘤专科医院——金华艾克医院。2003年,为了医治更多的人,孙彩珍来到杭州开办了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她的肩上挑起了一份更加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2018年,寓意“种福得福,精诚仁医”的杭州种福堂中医医院在杭州拔地而起。孙彩珍希望通过这家医院,带给肿瘤病人更多希望和福音。事实上,孙彩珍也做到了,经她医治的肿瘤病人年龄跨度从16岁至100岁皆有,众多患者走向康复之路,其中不少人的身份渐渐从病人转而成为她的朋友。

  总结临床30年经验

  形成孙氏中医特色治疗肿瘤

  从民间一路走来,从“民医”到名医,孙彩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她自己一步一个脚印,靠着日常实践硬生生磨炼出来的精湛医术。

  在30年的临床实践中,孙彩珍经过不断探究治病的方法、洞悉脏腑的奥秘、发现疾病的本质,踏出了一条“解郁、通络、软坚、排毒”的孙氏中医特色治疗肿瘤之路。

  第一步,解郁。孙彩珍说,肿瘤是由气、血、痰、毒相互交结而成的有形肿块,即气滞、血瘀、痰瘀、毒聚。临床上,肺、肝、胃、大肠、妇科等肿瘤,跟气滞有关。气滞致病,就要解郁,利用解郁药物,调理病人的气机。

  第二步,通络。“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孙彩珍认为,血的运行是靠气的推动,气滞则血瘀。有血瘀就要活血通络。得了肿瘤,实际上就是人体的排毒系统不行了,毒气不能正常排出体外,所以必须通过通经络、通肠道、通窍(包括开汗孔),遵循中医“以通为贵”之训,将体内之毒排出体外。

  第三步,软坚。肿瘤坚硬如石,但要软化也是有可能的。

  第四步,排毒。肿瘤病人痰凝是肯定的,表现为脉滑,大多有舌苔厚腻、痰性流动的症状,所以肿块易为转移,痰湿黏滞难去。为什么局部的肿块切得干干净净了,有一部分患者在一段时间后又复发了呢?关键的一条,就是五脏六腑的毒没有排出体外。在排毒上,会重用解毒药。

  以独特的“解郁、通络、软坚、排毒”手段为基础,孙彩珍已经积累了治疗各种肿瘤的经验处方。

  同时,孙彩珍还着手把经验处方的药提炼出来,做成方便服用的制剂,并借此申报科研项目,目的就是为了把经过多年实践的经验方用科研的方式定性,让更多的患者得到方便和实惠。2018年,孙彩珍的科研项目《软肝消结方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已入选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技项目,目前已通过结题阶段,等待最后评审。

  对抗肿瘤

  建议中西医结合

  “中医中药是一门科学,既需要继承传统精华,也要和现代医学有机结合。”孙彩珍说,很多肿瘤病人问她应该怎么办?她的第一个建议是中医药结合,两条腿走路才能走得更快。

  适合手术的,首先考虑手术、放化疗等西医治疗,第一时间消除局部病灶。同时,让中医中药早点介入治疗,早点参与。

  来自余姚的李大伯,今年80岁,老伴77岁,夫妻俩都是孙彩珍的病人。前几天,老两口找孙彩珍看病时,顺便带了自家腌的咸菜和老家的番薯粉丝,让她带回家尝尝。

  2015年9月,李大伯来到杭州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自述体检发现右肺部有一块3厘米大小的阴影,8月刚做了右肺上叶切除术,病理报告显示是恶性程度很高的小细胞肺肿瘤。其儿子听说孙彩珍是治疗肿瘤的专家,就带父亲到杭州找她。

  孙彩珍以“肺原方”为基础,开了对症药方。复诊一次后,李大伯没再来过医院。孙彩珍以为他不舒服,打电话回访。李大伯说,中药吃得挺好,但因为要开始化疗了,就想把中药停一停。2016年1月底,李大伯再次找到孙彩珍。他的儿子说,老父亲右肺出现了转移,加上化疗三次后白细胞低,吃东西也没胃口,父亲的体重已经承受不起化疗,想继续喝中药来调理。在孙彩珍的调理下,李大伯精神逐渐好转。

  没想到,2017年,李大伯的老伴右肺上叶发现了一颗13毫米×17毫米的结节,而靠近胸膜的地方还有一颗5毫米的磨玻璃结节。正在不知所措时,李大伯的老伴第一时间想到了孙彩珍。孙彩珍认为大妈健康基础尚可,劝她还是动手术先切除病灶,同时介入中药治疗。在孙彩珍的一番劝说下,大妈手术切除了那个13毫米×17毫米的病灶,病理报告显示是浸润性腺肿瘤。大妈庆幸自己听了孙彩珍的话,又担心肺结节会恶变,也随老伴一起找孙彩珍看诊。

  多年来,老两口平时就常常打电话和孙彩珍说说自己的情况,请医院给他们邮寄中药材,自己在家里煎。今年春节假期一过,老两口和儿子说很久没见孙彩珍了,想到杭州来看看她,给她带点自己亲手做的土特产。儿子也想谢谢孙彩珍,就开车与父母一起到了杭州。

  孙彩珍说,手术、放化疗等抗肿瘤治疗手段,多多少少会影响患者正常生理功能,抗肿瘤药物的使用会加重人体肝脏、肾脏负担,同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毒副反应也不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和恢复机能。这个时候,中医中药治疗早点介入,有助于缓解相关症状。另外,中医药也能作为单独的治疗方法,采取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原则,来抑制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精诚行医30年

  赢得专家肯定和患者信赖

  开办民营医院而且还是肿瘤专科医院辛苦吗?孙彩珍淡淡一笑。她说:“中医防治肿瘤道路固然充满艰辛,创办医院时我们只有五个人,但我们坚持下来了,也走出了一条中医药防治肿瘤行之有效的道路,挽救了一部分肿瘤病人的生命,也得到业内专家的肯定和广大患者的信赖。”

  孙彩珍有位患肠来源神经内分泌肿瘤的男病人,今年已经80岁了。2020年3月,他找孙彩珍看肺部小结节。当时,孙彩珍发现他脸色不好,人很瘦,脉弦细,又仔细看了大伯最新的体检报告,内心掠过一丝不安。“癌胚抗原12.85ng/ml,B超提示有盆腔积液”,中医认为肠肺相表里,孙彩珍凭借多年的经验,认为大伯的肠胃消化道可能有异样,建议他去做肠镜检查。

  过了一阵子,大伯再次找到孙彩珍,说幸亏听了她的建议,原来自己真的患有肿瘤。他做完手术觉得精神好点了,马上过来感谢孙彩珍,并用中药调理。

  这位大伯住在杭州上城区,从家里赶到艾克中医肿瘤门诊部,路上要花近2个小时时间。他早上10时多从家里乘坐公交车出发,赶到医院经常超过中午12时。孙彩珍对此并没有怨言,她知道大伯的看诊习惯,一年多来都会耐心等他。

  到孙彩珍门诊室的,很多都是省内甚至是省外赶过来问诊的病人。为了帮到更多肿瘤患者,为了自己热爱的中医药事业,孙彩珍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交给了病人。就是休息的时候她也常常心系病人,忙着微信回复和电话答疑解惑。如果病人需要她,她就会第一时间出现在病人面前。

  “病人信任我才会找我看病,要对得起这份以生命相托的信任,我会一直坚持。希望肿瘤病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明天,要把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孙彩珍的眼神中流露出坚定,两鬓隐约的白发沉淀着这位女中医精诚行医30年的岁月痕迹。

  融媒记者 王佳涵

  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周超凡弟子、孙氏中医创始人孙彩珍与金华艾克医院院长杨德志(左)讨论患者病情。


永康日报 社会·专版 00007 要对得起每位患者生命相托的信任 2022-03-24 永康日报2022-03-2400006;永康日报2022-03-2400007;永康日报2022-03-2400008;永康日报2022-03-2400009;永康日报2022-03-2400010 2 2022年03月24日 星期四
浙B2-201004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