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诉源治理综合应用“牛”在哪里——
效能可视化数据化 问题可预警可督办
全省首个诉源治理综合应用“牛”在哪里——
效能可视化数据化 问题可预警可督办
T
推动数字化改革 赋能高质量发展
3月14日一早,象珠镇社会治理办副主任郦磊像往常一样,打开了“浙政钉”内的“龙山经验”诉源治理指数,查看里面各个场景的内容。在确定各项数据正常后,他才开始做别的工作。
和郦磊一样,我市其他镇(街道、区)的主要负责人和综治人员也都有进入该项应用的权限。该应用是我市开展县域诉源治理量化探索的一项重要举措。
2020年8月17日,市委政法委、市人民法院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对外发布《“龙山经验”诉源治理指数评价体系》,在全省范围内率先探索县域诉源治理量化评估。
投入应用一年多时间来,“龙山经验”诉源治理综合应用都达到了什么效果?在我市社会治理工作中发挥了哪些作用?3月14日,记者采访了市改革办和市人民法院的相关工作人员,看看全省首个诉源治理综合应用究竟“牛”在哪里。
“这是我们的‘驾驶舱’,正中间的位置以‘绿蓝橙红’四色地图展示全市各镇(街道、区)治理总貌,以综合指数直观体现诉源治理水平。”市人民法院审管办主任张丽英介绍,这是“龙山经验”诉源治理综合应用中的一个场景。
据了解,在我市以“龙山经验”推动诉源治理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没有评价体系、风险隐患难以捕捉等问题。为解决该问题,我市打通了市矛调中心、司法局、市场监管局等8个部门的业务流和数据流,构建了“1+4+N”应用架构,这便是“龙山经验”诉源指数应用的基本架构。其中,“1”代表一个平台,“4”代表“指数评价、防范预警、指令协调、激励争先”四大场景。
“‘指数评价场景’不仅可以直观体现诉源治理水平,还能通过二级页面查看二、三级指标,通过与全市均值对比,可以直观地看到可量化、具象化内容,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张丽英说,该场景还能对相关评价结果进行预警和提示。例如,当评价结果为“红色”(高危)或长期处于“橙色”(风险)区域,将自动触发“提醒督办约谈”程序;对显示红色或连续3个月显示橙色的镇(街道、区),自动推送“提醒单”;若连续2个月出现红色或连续四月出现橙色,将自动下发限期整改“督办单”;若仍未改善,将自动提醒上级党委对其进行约谈,并作出年终考评扣分处罚,层层压实治理责任。
此外,该平台还可借助矛调中心分流率、化解成功率等数据,设置重点指标阈值。当指标偏离阈值时,应用会自动抓取12个解纷平台数据中的敏感关键字段,利用算法模型倒查分析,自动触发预警。
“当监测到数据异常时,就会自动倒查具体风险,以弹窗、短信的形式提示涉及区域的相关负责人,以便做好防范化解。”张丽英说,除此之外,该应用还包含“指令协同场景”和“激励争先场景”,分别对应“治理要求一键智达”和“治理机制一体优化”的工作需要。
据了解,自1月23日该应用在“浙政钉”上线以来,我市已完成16个镇(街道、区)主要负责人和综治人员全覆盖。截至目前,该应用已发出预警、指令68次,联动400余人次,指令及时反馈率达到100%;发布决策批示任务书1次,各镇(街道、区)主动认领12次。
该应用的出现,标志着我市诉源治理闭环构建、纠纷平台整合工作得到长足进步,实现了社会治理掌上办和高效协同的目的。 融媒记者 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