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夜 这些党员干部暖人心房
近期多发雷阵雨天气 市民外出需注意安全
![]() |
![]() |
暴雨夜 这些党员干部暖人心房
近期多发雷阵雨天气 市民外出需注意安全
3月14日,我市发布暴雨橙色预警,全市多地出现大到暴雨。天气瞬息万变,为民初心不变。各镇(街道、区)党员干部迅速行动,齐心协力组织开展汛情防范工作,抢救护送迷路群众、沿溪堤坝巡查、转移危险地段人员、道路疏通清障……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这些基层干部的脸上,雨水与汗水交织;一颗颗公仆之心,让这个暴雨夜暖意流淌。
“昨天的雨实在太大了,还好昨天晚上用沙袋及时加固,要不然洪水倒灌村里,后果不堪设想。”3月15日一早,西溪镇石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吕伟军再次来到该村东溪边检查安全情况。看到该溪一处堤坝被大水冲刷出的大缺口已用沙袋封堵住了,吕伟军连连表示“万幸”。
3月14日晚上,西溪镇迎来强降雨,该镇各村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石江村也不例外。除了排查危旧房安全隐患,流经该村的小溪和东溪水流情况一直牵动着村党员干部的心。
“之前‘黑格比’台风降临时,溪水倒灌村里,给村民造成不小的损失。这次,我们处于高度警戒的状态,做好充分的应急预案。”吕伟军说。
21时许,吕伟军专门到东溪边查看水位情况,水流特别急,水位也在不断上涨。等到23时许,他再度来到溪边时,发现水位猛涨,东溪一侧的堤坝在湍流冲刷下,呈现一个喇叭口。如不及时加固,极易溃堤,届时溪水将直接倒灌村里,会给村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
“东溪边有一处堤岸缺口,得抓紧用沙袋堵上。”吕伟军发现险情后,快速召集村里10余名党员干部成立抢修队伍,带着备好的沙袋、铁锹等应急物资冒雨赶到堤岸缺口。大家分工协作,有的负责把砂石装袋,有的负责搬运沙袋,有的对堤岸进行修补。
经过抢修队伍近两个小时的奋战,一排排垒起的沙袋变成了防洪堤,堵住了缺口,避免了溪水倒灌村里的险情。
石江村党员干部加固被毁堤坝
下宅口村干部吕仁义背迷路老人下山
仁义干部背起九旬迷路老人
“感谢你们!要不是你们行动迅速,我爸就危险了。”3月14日晚,看到迷路的老父亲被安全护送回家,龙山镇下宅口村村民吕岩生再三道谢。
当天17时30分,正在家里做饭的下宅口村村干部吕仁义,突然接到一个求助电话。电话中,同村的吕岩生言语急切,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92岁老父吕林平中午出门,迟迟没有回家,疑似走失,全家人多方寻找无果。
“那会儿,乌云黑压压一片,眼看暴雨就要来袭,老人家在室外恐怕有危险。”急人所急,吕仁义二话不说联系上先锋救援队,并迅速召集村里的联防队员。20余人兵分两路,一批人前往派出所查看监控,另一批人直接“盲找”。
根据吕岩生提供的线索,大家猜测老人可能去挖笋,吕仁义和队员们沿着田间小路边走边喊。当他把手电筒照向农田边的山坡时,隐约听到了几声呼叫,他立马向山里跑去。
果不其然。“我们找到迷路的老人时,他已蹲坐在水沟里,明显已经体力不支。衣裤上都是泥,估计摔了几跤,得赶紧送下山。”一看情况紧急,吕仁义当机立断背起老人往山下走。“那时山上风很大,而且已经有雨点落下来。”哪管得山路泥泞,吕仁义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老人踉跄赶路。18时30分左右,刚把老人送到家,大雨便倾盆而下。
顾不上擦把汗、喝杯水,吕仁义先确认了老人的身体状况,又细心叮嘱其家人:“最近多有暴雨,老人出门最好由家人陪同。山上路滑,最近就先不要去了。”
附近村民在得知此事后,纷纷为吕仁义点赞,感叹人如其名,是名副其实的仁义。一句“我背您回家”也彰显了干群的鱼水之情,暖人心房。
党员干部连夜加固冲毁堤坝
村网格员转移5名独居老人
“过去1小时,铜山站雨量63毫米,我市上游仍有降水回波……”3月14日晚,一直关注天气动态的舟山镇铜山村网格员张忠良,第一时间将暴雨橙色预警发布到该镇地质灾害群中。
“这是今年铜山村的第一场暴雨。”张忠良回忆,19时,天空电闪雷鸣,雨势逐渐变大,不少村民家中都出现了供电跳闸。随后,舟山镇十多名干部赶到现场,与村干部一同开展村内防汛检查。
20时,检查人员冒雨逐一对危旧房、地质灾害点、山塘水库等地进行巡查。幸运的是,在巡查过程中,各个灾害点情况正常,村内无明显进水现象。
21时,村干部和村网格员对地质灾害点进行了第二轮检查。
22时,在铜山村下美更自然村,为预防后续再出现暴雨情况,网格员将5名独居老人转移到地势较高的铜山农庄中,进行一对一照顾。
“我注意到浦江、义乌等地下冰雹的消息,就开始关注我市的天气情况。我们提前做好了应对极端天气的准备。” 张忠良告诉记者,由于行动迅速,提前预警,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前几年,由于遭遇暴雨天气,村里出现过老房倒塌、农田受淹、道路桥梁损毁情况。”张忠良说。
接下来,舟山镇镇村干部将实行联动,齐心协力组织开展汛情防范工作,全面落实防汛工作各项措施,全面排查辖区桥涵、沟渠、危房户、山塘水库、地质灾害点等重点区域,严密防控,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融媒记者 马忆玲 徐敏 吕鹏 吕晓婷
延伸阅读
炸响今年第一声春雷
后半周将跌破20℃
3月14日,我市发布暴雨和雷电黄色预警,全市出现范围较大的暴雨天气。今年的第一声春雷,终于炸响了。强对流天气过后,天气将会慢慢回到春天该有的样子。据市气象台预计,到本周后半周,我市气温将再次下降一个台阶,预计最高气温会跌破20℃。
3月进入雷电高发期
春天的永城不温柔,剧烈升温后往往带来狂风暴雨,特别是最高气温超过28℃甚至30℃时。如果高空有冷空气侵入南下,出现强对流天气的概率很大,不是强雷电就是雷雨大风,特别是风力之大往往会超过预期。
3月中旬后,随着升温加速,不稳定能量也越来越充沛,永城春季强对流天气将逐渐进入高发期,主要表现为强雷电和雷雨大风。省气象台专家表示,我省雷电具有明显的季节分布特征,3月开始进入雷电多发期,但集中发生在夏季,6月至9月占总数的88.56%。2021年,全省监测到雷电发生的天数为283天。
中国天气网分析,雷电主要是由于大地湿度渐高,近地面热气上升(或者北上的湿热空气势力较强),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交汇所致,一般以雷声和闪电组合出现。我们平时看到的闪电多数是云中闪,噼里啪啦很热闹,但一般不会造成什么危害。如果雷电不小心劈到地面上,就是云地闪了,云地闪是雷击事故的元凶,要加强防范。
接下来,17日至18日又会有一次阵雨或雷雨过程。市气象台提醒,从历史情况来看,我市3月起将进入一年当中雷电的高发期,大家要特别关注气象台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及时防范。
两波冷空气已在候场
强对流天气过后,雨水逐渐停止。15日转为多云为主的天气,最高气温在30℃左右,空气湿度较大,人体感觉较为闷热。不过,未来的气温并不会一直处于这么高的位置。省气象台专家说,我省目前已经有两波冷空气和雨水在候场:17日夜里受到冷空气的影响,预计日平均气温过程降温幅度为4℃至6℃,且16日夜里到17日我省将伴随一次明显的降水过程;预计20日后有新一轮冷空气到访我省,届时依旧会带来降温和明显的降水过程。
17日开始,我市白天会迎来一次明显的阵雨或雷雨天气,夜里雨止转阴天,最低气温20℃,最高气温25℃。18日,永城天气不温不火,舒适宜人,最高气温21℃左右。19日,我市退出持续的“高烧”模式,白天阴到多云,夜里转阴有阵雨,部分地区有雷雨,早晨最低气温10℃,白天最高气温24℃。20日至21日,冷空气和暖湿气流交汇。我市进入阴雨绵绵的模式,气温大幅度降低,最低气温11℃,最高气温16℃左右。
市气象台提醒,近期昼夜温差较大,市民需及时增减衣物谨防感冒。因多分散性雷阵雨天气,市民应注意用电安全。外出时需注意人身安全,不要靠近广告牌、树木、临时搭建物等易被风吹动的物体,更不要在其下方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