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岁抗美援朝老兵离世 留给后代丰厚的精神遗产
爸爸的宝贝勋章终于有归宿了
![]() |
![]() |
![]() |
89岁抗美援朝老兵离世 留给后代丰厚的精神遗产
爸爸的宝贝勋章终于有归宿了
“我爸爸的宝贝勋章有了归宿,我们终于完成了他的遗愿。”昨日,全国优秀复员退伍军人、抗美援朝老兵徐其林的女儿徐美爱告诉记者,今年1月初,她的父亲因病离世,享年89岁。父亲虽然故去,却留给后代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
早在2月25日,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黄佩佩接到徐美爱的来电。她受父亲临终前嘱托,希望把老人生前珍藏的立功证书、勋章、军大衣及珍贵影像资料等全部捐给国家。
2020年,徐其林在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展厅参观
徐其林家属捐赠的“宝贝”
病情恶化仍在操心勋章的归宿
去年4月,徐其林确诊肺癌晚期。“爸爸知道病情后,吩咐我们帮他给那些宝贝勋章找个归宿,他希望捐赠给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听到父亲的嘱托,徐美爱觉得情理之中。徐其林生前就十分爱惜他的勋章、立功证书、合影等,时不时要给它们“搞搞卫生”,家里客厅也被装饰得仿若“红色展厅”。
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今年2月28日,徐美爱捧着一箱“宝贝”,走进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箱子里装有12枚勋章、8个相框、2条绶带、1张喜报、1本立功证书、1套军装、1只茶杯缸……这些红色遗物,不仅承载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战火风云,也记录着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经历淬炼又归于平凡的圆满人生。
斯人已去,音容宛在。徐美爱难免睹物思人:“以前,老爷子一说起战斗故事就滔滔不绝,现在看到这些东西,我能想象他在战场上英勇战斗的模样。”她感慨,不知不觉间,原来父亲已经获得这么多荣誉。
在现场,黄佩佩郑重地接过这些珍贵遗物,眼底不由得泛起泪光。对于这位抗美援朝老兵,她并不陌生。2020年11月,徐其林曾为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机关及下属单位党员干部上过一堂以“接受红色教育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宣讲,其故事令所有人动容。
一生不改军人良好作风
徐其林本不姓徐,也不是永康人。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占杭州,年仅7岁的他跟随家人从绍兴一路逃难。途中,父亲不幸失散,母子四人在混乱中逃到了永康。由于母亲无力抚养3个幼子,只好含泪将他卖给家住山川坛的一名徐姓箍桶匠。至此,年幼的徐其林被迫与家人分离,而一路上侵略者烧杀抢掠的场景也深深烙印在他心中。18岁那年,他写下决心书,摁了血手印,踏上保家卫国的参军路。
徐其林参加过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第五次战役,两次荣立三等战功。转业回乡后,他组织老战友们搜集大量抗美援朝期间的珍贵资料,带头筹建了全省首个以纪念抗美援朝为主题的公园。后来只要有空,徐其林就会穿上军装、拖着音响设备,去抗美援朝纪念公园义务担任讲解员。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也经由他的讲述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对此,我的妈妈、3位哥哥都非常支持,全家人都很理解他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徐美爱是最小的女儿,一直以来由她照顾着父母的生活起居。
徐其林离世后,老伴王仙丹只留下一张丈夫的生活照,摆在房间。只见房间收拾得整洁干净,沿袭了军人的良好作风。王仙丹透露,丈夫在吃穿上素来简朴。炒两碟蔬菜,就可以解决一日三餐。平日里的形象,常常是身穿一套旧军装,脚踩一双解放鞋,头戴一顶布军帽。“爸爸感受过枪林弹雨的残酷,亲历了无数战友的牺牲,晚年心性淡泊,看报写作是他的爱好。”徐美爱说。
得偿所愿把精神遗产留给后代
连日来,市退役军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徐其林捐赠的遗物进行了清点、归类,并按照他的心愿安放在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厅内。
黄佩佩告诉记者,徐其林此前就已经向他们捐赠过一批红色物件。“老人把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死后又将全部遗物无偿捐赠。我们一定不负所托,妥善保管,供广大群众瞻仰和学习。”据了解,该爱国主义教育展示厅设立于2019年,其意义就是通过展示战争年代留下的红色遗物,让英雄的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事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打算给徐其林家人写张“收条”,但被婉拒了。“这是爸爸的心愿,也是遗物最好的归宿。捐出来可以让更多人看到,远比我们放在家里的意义更大。”办理完父亲交代的事,徐美爱心里的石头总算落了地。她认为,父亲给子孙后代留下的是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而且这笔精神财富将会一直流传下去,激励着后辈们奋发前进。
了解事情原委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邱军成表达了对老兵离世的悲伤,也对老人这份家国情怀而感动。邱军成说:“徐老退伍不褪色。正因为这些无私的老兵,后辈才能受到更好的教育和洗礼。”他还提到,战争年代,我市涌现出许多抛头颅、洒热血的战斗英雄,散落在民间的历史遗物也比较多,如有老兵家属、革命后人想把红色遗物捐献出来,可联系退役军人服务中心。
融媒记者 马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