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停车收费扩面实行情况如何
记者实地走访多个收费点一探究竟
![]() |
![]() |
J
聚焦永城停车收费系列报道①
城区停车收费扩面实行情况如何
记者实地走访多个收费点一探究竟
收费巡检员看到一艘船停在车位上不知所措(资料图片)
2月16日,我市分阶段城区停车收费管理工作正式启动。至此,我市城区停车真正意义上进入了收费时代。城区停车收费扩面实行半个多月了,社会各界的反响如何?城区“行车难、停车难”问题是否得到了缓解?市民的停车及出行环境究竟有没有得到改善呢?为此,记者实地走访了城区多个收费点。
沿街店主:过了适应期有利于经营
3月3日上午,记者行经南苑东路时,发现路边的车位大多属于空闲状态,随即向一家洗车店负责人询问情况。
“往常天气好的时候,我们门前的车位基本是不够停的,自从上个月16日开始,就基本上没有停满过。”该洗车店负责人李先生说,自家洗车店所在的位置属于城区停车收费区域中的二级区域,收费时段为上午8时至晚上7时30分,前30分钟免费,1小时内收费3元,1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2元。
“说实话,我觉得这个停车费不便宜。”李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假设顾客上午10时开过来洗车,遇上需要等待1小时的情况,清洗前就已经产生费用了。如果清洗后再停2个小时,下午2时左右顾客来开车时,至少要交11元停车费,“以往有些车主洗车后,会将车停在这里过夜,现在几乎没有了。我们也会提醒顾客早些开走,以免产生额外的费用。”
事实上,像李先生店里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以南苑东路延伸段为例,这里有好几家店铺都属于汽车配套服务行业,顾客的汽车在门口车位上等位的情况已是常态,实行停车收费显然对他们的经营而言有一定的影响。
“一开始,我们都挺不适应的,经常还要帮客户盯着时间,洗车完成后必须打电话通知他们尽快开走。”李先生告诉记者,但事实上,停车收费这件事情对于他们来说,也并非全是负面影响。
“以往客户不开走,我们也不好意思催。如果遇上洗车高峰期,门口的车位也不够用,但现在我们劝顾客开走的理由更充足了,顾客对这个说法也理解。”李先生还说,停车收费后,占用车位的现象变少了,这其实对自己的生意有一定的好处。
总的来说,停车收费对于李先生这样的沿线店面店主而言,是喜忧参半的。有很多店主表示,过了这个适应期,店面门口的车位得到充分盘活,还是有利于经营的。
居民:生活发生了明显改变
自从停车收费正式实施后,家住桃源路附近的市民林先生感觉生活发生了一些明显的改变。
“现在晚上靠溪边的那些收费车位还是空位较多的,基本上转一圈就能找到车位。”林先生告诉记者,自从附近的华溪东路启动停车收费后,晚间很多收费车位就属于空闲状态,“以前有的车一停就是一整天,现在很少有这种情况了。”
但由于该区域为一类区域,前30分钟免费,1小时内收费4元,1小时后每半小时收费2元,因此,附近也有不少居民直呼“停不起”。
“虽说一辆车停一天,30元封顶,但一个月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家庭开支。”市民吴女士笑道,停车收费制度也让她开始思考自家的车是否有些多,“我和丈夫还有公公各有一辆车,现在孩子上寄宿学校不需接送,完全可以卖掉一辆车。”
与未启动收费前相比,收费区域的车位明显被盘活了,找车位也变得容易起来,不过,一些居民也有了新的担忧。
“我们这类老小区车位配置少,加之毗邻一些商场和银行,车位一直比较紧缺,自己内部勉强够停。如果外面的车辆进来,就很容易造成拥堵。”市民周先生告诉记者,自从附近启动停车收费后,一些在附近工作或者办事消费的人就会选择停到未收费的小区甚至小巷里来,给大伙的居住环境带来一定影响。
此外,记者还在随机采访中发现了一些停车收费带来的新观点和新现象:“以后全城停车收费了,倒不如直接坐公交车出门了。”“步行街收费这么多年了,高峰期还是一位难求,说明该停的还是要停的,发生改变的都是一些‘僵尸车’。”“从人工收费到手机缴费,看不到收费巡检员急冲冲跑来收费,还真有些不习惯。”“听说有些新能源汽车,偶尔存在识别错误的问题。比如,浙A牌照的,如果后面跟的字母是A,就会显示‘无牌车’。”……
收费巡检员有话要说
3月3日下午2时30分,记者再次来到南苑东路,该路段的收费巡检员吕女士正在路旁录入车辆信息。吕女士告诉记者,从2016年步行街开始实施停车收费以来,自己就开始从事收费巡检员的工作了,这么多年下来,早已对这份工作的要点了然于胸。
“以前,我们每个区域的收费巡检员都是有收款任务的,有时还和车主有现金交易。现在不同了,用上新的系统后,大家都在手机上缴费了,这是个大的进步。”吕女士说,现在有了“永康e停”微信公众号,在附近工作和生活的居民,都可以享受停车自主缴费、实时导航、快速查阅车位等信息服务,让车主能提前规划出行,为市民营造了一个智能停车、高效缴费、优质体验的停车缴费环境。
吕女士走向停车位中间,手指一个黑色圆圈向记者介绍,这是嵌在地上的停车地感系统,当车辆进入车位时,地感设备就会自动识别车辆与泊位信息,将数据传回到“永康e停”系统中,记录停车时间并生成账单。车主注册绑定“永康e停”后可以自助支付停车费,不需要再进行扫码或者准备现金,方便又省心。
记者随即在城区找到其他几位收费巡检员,从他们的亲身经历中,也得到了类似的答案。
在采访中,好几位收费巡检员告诉记者:“还有少数市民将车停在两个车位中间,导致其他车辆无法停入车位,既造成车位资源的浪费,也增加了我们巡检员的工作难度。”还有一位收费巡检员说,有一次,居然有一艘船停在了自己辖区的车位上,这种情况让他有点不知所措。
收费巡检员们表示,接下来,在做好收费工作的同时,也乐意为市民答疑解惑,让“永康e停”能够更好地服务广大车主。
洗车店门前的车位空出不少
J
记者手记
改革伴随“阵痛”
停车收费管理工作启动以来,记者发现,我市不少区域从“一位难求”变成了“随处可寻”,与此同时,城区停车改革也伴随着一些“阵痛”——系统存在小毛病、背街小巷被挤满、市民存在误解……但尽管如此,停车收费必定是我市城市管理和车位资源配置上的一次重要改革。
这次改革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厘清了停车收费的法理依据,树立了“停车入位、停车收费、违停受罚”的停车观念,也有利于促进规范停车和车位使用合理化。
随着城市机动车辆的猛增,停车难问题一直是很多城市的管理难题,我市也正在这个难题上慢慢探索“永康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如果你有什么金点子或者好的观点,欢迎拨打本报热线或与“Q来Q来”主持人联系。下一步,本报将继续对城区停车收费改革进行跟踪报道。
融媒记者 胡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