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148”战略 锚定高质量发展 打造“市域副中心”
扛旗争先立标杆 全力以赴谋共富
![]() |
![]() |
坚持“148”战略 锚定高质量发展 打造“市域副中心”
扛旗争先立标杆 全力以赴谋共富
古山这片热土从来不乏奇迹。40年前,这里走出了墁塘之路,兴旺了五金产业,孕育了工匠精神;现如今,古山焕发创新活力,在由“镇”到“城”的蝶变之路上,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成绩单。
全国千强镇、国家卫生乡镇、省级小城市培育试点镇、省级美丽乡村示范镇、省级园林城镇、金华市十强工业强镇……一项项殊荣,都是砥砺奋进的缩影。城镇建设日新月异、乡村振兴亮点纷呈、基层治理有力有序、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一幕幕愿景,成为了百姓安居乐业的现实。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绘就开局新篇,古山信心满怀。市十五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古山镇小城市培育初见成效,市委将继续支持古山小城市培育试点,打造市域副中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指出要“支持古山打造市域副中心”,并成为“现代化品质城市样板”重要组成部分。下一步,古山镇将围绕“打造市域副中心”一个核心目标,争当“产业升级表率、品质城市表率、共同富裕表率、扛旗争先表率”四个表率,建设“行政服务副中心、基层治理副中心、五金产业服务副中心、生产性服务业副中心、教育发展副中心、文化繁荣副中心、医养服务副中心、商贸服务副中心”八大副中心,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产业为王打造共富平台
展“实力古山”
加速传统产业转型,一直是古山镇工业发展提升、实体经济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古山镇围绕“特色化、集群化、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目标不断创新,寻求五金产业发展之路。
龙头企业星月集团的成绩鼓舞人心。现代化农业装备方面,2021年售出的高速插秧机达7000多台,稳居国内同类产品销量第一。同观星月门业,企业订单满满当当,车间满负荷运转成常态,实现了销量、销售额双增长。对此,企业负责人胡婷婷有所思考:“提升产品技术含量和核心优势是企业转型关键,星月引进高精尖自动化设备、高层次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积极顺应了市场的变化。”
蓬勃发展实现“逆袭”的企业不止星月集团。近年来,一大批古山企业积极发展跨境电商,如德邻美铝业有限公司主打的不粘锅热销欧美,实现外贸逆势增长。“当下,传统进出口贸易方式受到巨大冲击和影响,抢抓新型进出口贸易业态就是抢抓机遇,加上政府有序引导,这才迎来企业销量爆发式增长。”企业负责人胡飞鸣说。
拥抱变化,也带来了新兴产业的集聚发展。“专小特精”的集聚空间应运而生,眼下,前杭、姚岭山小微园建设正加速推进。为服务好电商企业,古山镇还将建设物流分拣副中心,加快建成配送中心、仓储等各类物流配套设施。
善谋者远,实干者成。近年来,古山镇深入践行企业“三服务”,通过推出专业化联企干部,为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也因此在发展新兴制造产业上占得先机、引凤来栖。
“随着我们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古山镇党委副书记程磊说,聚焦生命健康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古山还将持续加大项目谋划、招引、推进力度,依托星月药物等本土企业的龙头效应,完善产业培育链条,打造制造业裂变发展的增长点。
与此同时,古山镇也期盼通过文化资源带动五金产业转型升级,下一步将着力打造五金文化展示体验中心,进一步打响古山五金文化品牌,激发古山五金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民生为先强化共富保障
享“品质古山”
打造“市域副中心”,不仅体现在农村美、产业富,更体现在行政服务和公共资源上。
日前,在古山大道附近的施工现场,挖掘机正忙碌作业,行政服务中心建设工程预计今年12月底前竣工。届时,全市具有基层公共服务和行政审批服务职能的单位(部门)都将进驻该中心,“行政服务中心建成后功能齐全,周边老百姓都能享受到‘一站式服务’‘最多跑一次’的便利快捷。”
但这仅仅是古山城镇建设提档升级的一个缩影。
在古山镇党委委员、副镇长朱晓军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沓厚厚的建设项目企划书。据了解,2020年,古山镇启动都市节点型美丽城镇建设,谋划项目49个,今年正在有序推进的就有14个。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已在施工中,邻里中心项目正进行招投标,通过招商引资打造精品商业街区……一系列“组合拳”之下,核心生活圈越发丰满,“家门口”的公共服务圈不再遥远,古山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培育地方教育品牌,提高区域教学质量,一直以来是古山镇党委政府常抓不懈的“牛鼻子”工程。古山镇党委书记施志华多次提到,加快推进教育基地建设,全面优化全镇中小学、幼儿园网点布局,是顺应古山教育高质量发展需要的一项重点工作。
目前,教育基地已启动室外配套工程施工,预计今年9月投入使用。不仅如此,古山镇今年将重点推进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迁建工程,加强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打造医养服务副中心,健全养老服务体系,真正让古山人民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整合资源维护共富环境
创“和谐古山”
随着古山经济快速发展,流动人口密集,社会矛盾纠纷也随之增多。面对人民群众对平安法治建设的新期待,加强社会治理工作,古山镇同样迈出了新步伐。
“建设古山镇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打造一批务实有效的社会治理应用场景,可以为古山打造‘市域副中心’营造良好的社会生态体系。”古山镇党委副书记胡晓斌介绍,古山镇社会治理中心就好比一颗装载大数据的“智慧大脑”,将矛盾调解、应急指挥、综合执法、司法等分散的社会治理资源有效聚集起来,形成集信访和矛盾纠纷调处化解、社会治理事件处置、社会风险分析研判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智治”系统。“一旦建成投入使用,古山镇就筑成了一道道无形的智慧堤坝,通过数字化手段对全域进行系统化、精细化管理,有效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点、痛点。”
“智治”,还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还将整合海萍调解室、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品牌调解室资源,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一揽子解决”。同时,从治理源头入手,构建“书记管干部、干部管网格员、网格员管农户、农户管租户”四级网格,畅通问需施策的快速通道,延伸基层党组织的管理服务触角,实现党建统领下的乡镇治理体系。此外,依托古山镇雷锋广场,要充分发挥基层志愿者在信息采集、政策宣传、社情民意联络等方面的作用,提升古山镇社会治理综合水平。
针对外来人口密集问题,古山镇也讲究“对症下药”,计划引入外来人口出租房“星级评定”体系,联合消防部门、安监部门、村联防队、居民代表、租客代表等对出租房屋进行综合评分,实施居住出租房“古山标准”数字化改革试点。
党建统领凝聚共富力量
续“奋进古山”
奋进之下,一个高效便捷、服务优质、产业创新、文景交融、建管融合的“五美”古山,已跃然成型。久久为功争一流,百尺竿头再竞发。古山镇将继续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中当先锋、打头阵。率先下足功夫育强“领头雁”,着力锻造一支“三学三比、以干为先”的古山铁军,全面提升履职践诺、产业发展和基层治理能力。
放眼古山各村,优秀的“领头雁”比比皆是——古山三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济深勇挑重担、敢为人先,换来了蒸蒸日上的模具市场、山清水秀的姚岭山公园、现代时尚的“文昌花苑”小区;大园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蒋孟勇大刀阔斧计划改造提升废旧钢铁五金市场,助推村庄成为富村样本;晏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朱春生紧锣密鼓整治村居环境,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胡库下村党支部书记胡激扬致力于“胡公故里”的面貌提升,推动建设胡公文化园、库川老街、文化长廊等景点,文旅融合擦亮“金名片”;前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定是以红色文化带动产业,打造集观光、研学、休闲于一体的综合体验基地,带领老百姓增收……
截至2021年年底,古山镇总收入达11294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10719万元。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古山镇党委政府始终不忘初心,将共同富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创新举措,力争共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接下来,该镇将统筹推进镇级基础性项目、抱团消薄项目等谋划建设,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力争实现2022年80%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50万元以上。
新起点意味着新挑战。下一步,古山镇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全面扎实开展“红动丽州、扛旗强基”行动,坚持抓党建、抓工作、抓发展。施志华深感重担在肩,但豪情不减。他表示,新一届党委班子必将坚定信心、拼搏实干、扛旗争先,向实现“市域副中心”建设目标发起全面冲刺,加快推动古山版图的“四梁八柱”规划落到实处。
俯瞰古山
古山镇体育场馆效果图
融媒记者 马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