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月饼成了甜蜜负担
建议送给有需要的人
步云端:
中秋节现在真的成了“月饼节”了。节前,大家都互相送月饼,收到第一盒月饼还挺高兴,可月饼收到越来越多就犯愁了。
主持人:
中秋过后,很多市民家中还有不少月饼。
步云端:
是的。每年中秋节前后,我家都是以月饼来代替早餐,有时候还当夜宵。现在家里还剩下6盒月饼,大家一个劲地吃月饼,都吃腻了。
主持人:
节后月饼成了一种甜蜜的负担。
步云端:
嗯。中秋节过完,月饼再当礼物已经无法拿出手了,但家里就我和爱人两人,即使每天一人一个,过了保质期也“消耗”不完。月饼的精美包装盒也让人感到头疼,丢了可惜,留着又没用。
主持人:
月饼是中华民族的节日传统食品,当然,它还包含有家人团圆、未来圆满的美好文化寓意。过度包装则是背离了这些本义,应该加以限制。
步云端:
是的。要恢复月饼的传统意义,必须消除浪费,减少过度包装。月饼就像击鼓传花一样,最后接到花的人会多了一种负担。就此,我有个想法。
主持人:
什么想法?
步云端:
吃月饼就是吃一个习俗、吃一个热闹,不需要送大量的月饼,现在的月饼更多是作为礼品被送来送去,造成极大的浪费。建议组织一些志愿者到社区收集月饼,然后送给贫困家庭、孤寡老人、残疾人、流浪者或孤儿等有需要的人。
主持人:
让未过保质期的月饼“发挥余热”。
步云端:
是的。不过,月饼一定要保持安全卫生。收集的月饼要未拆包装,有QS标志,在保质期内。
主持人:
这个想法不错,又能帮助到这些人,也解决了月饼放在家里吃不完浪费。
步云端:
除此以外,厂家要在工艺和配料上改良,以适应现代人对口味及营养方面的要求。高糖、高热量的月饼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甚至演变成了“健康杀手”,不如选择一些果篮等健康食物来替代,或者厂商在制作月饼的时候,考虑制成爽口的或是无糖、低热的健康月饼,以迎合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