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我市已有4家公司入驻 市民评价褒贬不一
共享电单车会否步共享单车后尘
继共享单车和共享汽车之后,近日,我市部分集镇、农村出现了又一种共享交通工具——电单车。
这些颜色各异的共享电单车运营情况如何?近日,记者作了采访。
停放在唐先镇太平新村的共享电单车。
□融媒记者 吕鹏
扫码借车,功能与家用电动车相似
在唐先镇太平新村文化礼堂前广场上,一排绿白相间的电单车统一停放在黄线内,正等待被人“扫走”。
记者了解到,这些是今年7月进入我市集镇、农村试运营的滴滴青桔共享电单车。它的个头和共享单车差不多,车头上有一块电子显示屏,能实时显示剩余电量,车篮内配有一个头盔。此外,与共享单车相比,锁车方式不同。共享单车用的是机械锁,锁车时锁舌弹出锁住车轮;电单车则没有锁具,通过锁住车身内置电机,达到锁车目的。
记者根据电单车上的操作指示,通过扫码借车后,手机便跳出了一个页面,显示这辆车的剩余电量和大概能跑多少公里等信息;用户可以根据出行实际情况,选择“开锁”或“换一辆”。另外,记者注意到,该共享电单车明确提示用户须在指定地点停车,否则将收取调度费。在开锁前,用户可以通过界面先行查询目的地附近的指定停车点。
记者骑行一段路后,感觉它的功能与一般家用电动车相似。租金则采用综合收费的方式,10分钟内,按照2元起步价收费,超出的按照每10分钟1元收费。此外,用户须把车停在运营区内的还车点,否则需要支付15元调度费。
目前,青桔共享电单车已在我市唐先、龙山、石柱、前仓和江南街道开始试运营。除了该品牌外,还有3家类似的共享电单车公司进入我市,分别是飞马共享、松果出行和蜜果电单车。
运营区域有限,借车还车不方便
“我上个月发现附近有共享电单车后,就再也没坐过公交车。”市民李女士打开手机一扫,跟前的绿色电单车发出提示音,解锁成功。她告诉记者,骑电单车外出比坐公交车方便。
朱女士对共享电单车赞不绝口。“我现在上下班都是骑共享电单车。”朱女士原本打算购买一辆电动车用于上下班,看到电单车进驻后,就暂缓了购车计划。“我家到工作地点大约有3公里,从扫码骑行到停车缴费,只需十来分钟。”在她看来,相比开车和骑自行车,这样的通勤方式不仅省力省钱,还少去了路上堵车的烦恼。
不过,记者了解到,一些市民对共享电单车的使用“规矩”还是不太适应。市民张先生有一次扫码后直接骑行,在途中听到电单车发出提示音:“你已经远离运营区,即将自动断电。”无奈之下,他只好用力踩踏脚,费力地骑回到最近的还车点。市民王女士也反映,除非出发点和目的地附近都有停车点,否则用车和还车都可能十分费事。
据了解,为了杜绝乱停乱放现象,方便统一管理,共享电单车基本上都采用了定点借还模式。依托“虚拟电子围栏”技术,它通过 GPS 定位确定车辆是否停放在指定区域内,从而引导用户到指定站点借还车。
记者发现,共享电单车运营区域只在投放地的几处热闹区域,没有完成全覆盖。不少市民直言,在运营区真正实现全覆盖之前,这些共享电单车运营模式更像是车辆租赁,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共享”。
计划今年底或明年初在主城区投放
青桔共享电单车公司金华地区负责人黄佳亮告诉记者,该公司7月份进入永康,目前已经投入了约2300辆;下个月,将有1000辆进入古山镇。
目前,共享电单车在我市集镇、农村运营,那么主城区何时才能完成布局呢?黄佳亮坦言,共享电单车进入主城区运营并不容易,需要与多个部门对接。他们计划在今年底或明年初开始在主城区投放。
据了解,早在2017年,交通运输部等十个部门联合出台《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不鼓励发展互联网租赁电动车。主要原因有:车辆普遍超标、骑行人不固定,且多数未经专门的交通安全教育和驾驶培训,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以及租赁电动车存取点充电、消防等配套设施建设不到位,充电过程和露天停放影响电池安全,存在较大消防安全隐患等。不少城市因此叫停共享电单车运营。
“这些共享电单车用起来方便,但是不挂牌行驶、占路、逆行等违规行为比较常见。而且,共享电单车在人行道上随意停放,影响通行。”总部中心附近高山头小区住户周先生吐槽,“我这里不是共享电单车运营区,但每天都有共享电单车随意停放。”在高山头小区对面的金同大厦周边,记者确实看到两辆停在人行道上的共享电单车。
共享电单车方便市民出行的优势很明显,也存在亟待解决的诸多问题。我市共享电单车能否健康有序运行?会否步共享单车的后尘,最终归于平静?这些都需要时间印证、市场检验。
蓝色区域为青桔电单车运营区。
红色区域为飞马共享运营区。
绿色区域为蜜果电单车运营区。
蓝色区域为松果出行运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