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市发布十个方面工业新政
□融媒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2月26日,我市召开工业新政新闻发布会,发布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十个方面111项工业新政。以召开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工业新政,在我市尚属首次。市委副书记、市长张群环对工业新政的出台背景、主要内容、主要特点作了简要介绍。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郑云涛,副市长李浩锋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张群环说,采用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发布工业新政,主要有三个考虑:一是传递一个鲜明信号,就是围绕市委提出的“世界五金之都”奋斗目标,拉高标杆,加压奋进,坚定不移走“工业强市”道路;二是凝聚一个强烈共识,就是坚持深耕实业、做强主业,数字赋能、拼搏争先,聚力推动“中国五金之都”向“世界五金之都”跨越;三是作出一个坚定承诺,就是以“企业所需,政府所为”为导向,坚持为企业发展解难题、化风险、优服务。
永康是著名的中国五金之都,习近平总书记曾两次考察永康,提出了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近年来,永康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重托,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聚焦五金产业,深耕五金制造,形成了“强项在工业、特色在五金、优势在民营、活力在开放、后劲在科技”的五金产业发展新格局,产业链创新链丰富完善,质量品牌建设成效明显,连续14年位列全国县域综合实力百强,连续9年获评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荣获中国门都、中国口杯之都等“七都一乡”称号。
为进一步推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我市对原有工业政策进行了调整完善,形成《关于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十条意见》。《意见》围绕“高质量、竞争力、现代化”要求,强化政策集成,围绕企业做强做精做久、对接资本市场、智能化转型、产业基础再造、制造业协同创新、科技研发投入、知识产权保护、提升品牌竞争力、融入“双循环”格局、人才培养等十个方面提出了111项政策措施,以精细精准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次发布的工业新政,体现了五个方面的特点: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引导企业从“贴牌加工”向“品牌自主”转变;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引导企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变;更加注重精准提质,引导企业从“单品冠军”向“单项冠军”转变;更加注重标志性产业链打造,引导企业从“单打独斗”向“抱团作战”转变;更加注重市场开拓,引导企业从“出口依赖”向“双循环”转变。
发布会上,与会媒体记者围绕产业链提升、品牌建设、市场主体培育、科技创新进行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