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春走基层

文章导航

  繁忙的节日 无悔的坚守

  过去的一年极不平凡,我们见证了一个个义无反顾的身影、一次次心手相连的接力、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场景,涓滴之力汇聚成磅礴伟力,书写了壮丽的抗疫史诗。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当万家团圆、欢度春节的时候,医护人员依旧坚守在岗位上,守望生命的平安。他们忙碌的身影,成为这个春节独特且温暖的风景。

  争分夺秒为生命“守岁”

  大年三十,阖家团圆。但对于市一医急诊科医护人员来说,春节往往意味着比平时更忙碌。

  2月11日19时,记者到市一医抢救室时,医生许晓锋正忙着为一名半个小时前刚送来的危重患者完善检查。记者采访的短短间歇,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快”:语速快、脚步快。“不快不行,这名患者入院时已神志不清,初步考虑为急性脑梗塞。目前正为患者完善CTA检查,如检查结果提示大血管堵塞,还要与患者家属商议是否进行取栓治疗。发病3小时内是溶栓的黄金时间,所以一定要抓紧时间。”简单几句说完,许晓锋又迈开脚步匆匆地离开了。

  护士章国华已在市一医急诊科工作了15年。这种快节奏,她早已习以为常:“心脑血管疾病、胰腺炎、外伤、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都属春节高发病。有些患者想着过完年再看病,等到实在熬不住了才送急诊,所以病情往往比较危重。往年这个时候,急诊患者一个接着一个,就连吃饭都没时间。今年急诊患者相对往年有所减少,这说明大家的健康意识提高了、身体素质增强了,我们都很高兴。”

  与章国华不同,急诊科医生熊杰加入市一医大家庭不到3年时间。他的老家在距离永康3500多公里的黑龙江省漠河市。这是他在永康过的第一个春节。他说:“我2018年从齐齐哈尔医学院毕业后,就加入了市一医大家庭。去年春节我回老家过年,由于疫情影响直到3月才回院上班。今年春节我们许多外省籍员工都响应号召,留永过大年。今天在医院值班,感觉这个夜晚跟平时的夜晚没什么区别。希望这几天有空能好好感受下南北两地不同的春节习俗。”

  20时,记者来到市一医EICU(急诊重症监护室)时,这里的2名医生、4名护士依然忙得脚不沾地。“今天特别忙,像打仗一样。”市一医EICU主任王益群告诉记者,“我们共有17张床位,今天转出3名患者,转入两名患者。这两名患者生命体征仍不稳定,需要严密观察、随时抢救。”

  为了让上白班的同事能够早点回家吃团圆饭,上晚班的医护人员从家里带来盒饭,特地提前到科室交接班。可因为科室实在太忙了,他们直到晚上都没吃上一口饭。王益群说:“不能回家团圆是EICU人的常态,但大家都没有抱怨,因为EICU患者没有家属陪护,医护人员就是他们最亲近的人。为生命‘守岁’,是我们独特的过年方式。”

  时隔一年终于阖家团圆跨年

  今年春节和去年春节有什么不一样?市一医骨科副主任医师舒畅、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朱美丽夫妻俩很有发言权。

  “我印象很深,去年大年三十也是雨天。当天,医院成立了防控新冠肺炎应急先锋队,我们夫妻俩双双请战,但其实内心依然觉得新冠肺炎还离我们很遥远。”朱美丽说,“下午回家打扫完卫生,舒畅跟我说‘你先睡个午觉,睡醒就可以吃年夜饭了’,谁知我正睡得迷迷糊糊时,他轻轻地在我枕边放了个红包,轻声说‘老婆,有任务,我回医院了’。当时我还没反应过来,直到睡醒才发现他真的走了。”

  让朱美丽没想到的是,这一别就是83天。

  “舒畅是首位进驻隔离病房的医生。大年三十当晚,他就接诊了一名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当时我在家看着央视春晚抗击疫情诗朗诵的画面,心里感觉又沉重又悲凉。”朱美丽说,“尽管内心惶恐不安、担惊受怕,但我想,舒畅在隔离病房内抗击病魔,我在隔离病房外更要照顾好婆婆和三胞胎孩子,让舒畅没有后顾之忧,并且随时准备服从组织召唤上前线。”

  39天后,舒畅健康归队,而就在前一天,朱美丽支援发热门诊;23天后,朱美丽调离发热门诊,舒畅再次进驻隔离病房。等到两人终于团圆时,距离大年三十已过去83天。

  “今年春节与去年既有相似又有不同。”舒畅说,“我弟弟在新疆某部服役,已有10多年没回家过年了。今年难得回家过年,除夕前一天,他又被一个电话紧急召回。这一幕和去年我被一个电话召回医院何其相似。虽然有离别、有不舍,但责任和使命让我们勇往直前,也收获着别样的精彩。”

  时隔一年终于阖家团圆跨年的夫妻俩笑着说:“今年春节我们心里感觉特别轻松、愉悦。正是因为有了严密的疫情防控网,我们才能安心过大年。春节前我们趁闲暇时间一起采购了年货,这看似平常的小事,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幸福的年味。去年春节由于疫情影响,我们没能回朱美丽的老家台州温岭陪陪她的父母,今年春节值班后若有空,我们打算回去看看她的父母。”夫妻俩还说:“我们能全家聚在一起吃年夜饭已经很幸福了。医院发热门诊、急诊片春节期间24小时开诊,医护人员可能忙得吃不上一口热饭。这就是医务工作者的真实写照。身为医生,救死扶伤是本职,但我们最朴实的新年愿望就是希望所有人都平安健康。”

  小家庭多了个儿子,却还是一个人吃年夜饭

  “我已经很多年没回老家陪父母过年了,你信吗?”市妇保院儿科医生郝继光来自山东省滨州市,2012年大学毕业后来永康工作,除2013年春节回过老家以外,已连续八年选择值守。即便小家庭在去年迎来了儿子,今年春节,郝继光还是主动报名,选择除夕夜值班。

  2月11日17时30分许,记者和家里人吃过年夜饭后来到市妇保院儿科急诊,郝继光正为一名腹泻伴有乏力等症状的男孩看诊。“你吃过了吗?”趁男孩去做检查,郝继光问记者,得到肯定的回答后,“那就好,要是你也没吃,那多不好意思。”

  对于春节,对于年夜饭,其实郝继光也有“团圆饭”的渴盼。“以前觉得自己是一个人,在家还不如值班,可以让同事安心地吃顿团圆饭;现在,自己有家庭了,但当医生嘛,只要病人有需要,过年也和平常日子一样。”

  “今年的年夜饭准备吃什么?”“没想过。食堂不一定赶得上,外卖也没什么选择,大不了还是肯德基,都吃四五年了。一个人吃饭,好说,况且,院领导每年都会来看我们,给我们送巧克力,很甜。”说到年夜饭,郝继光又提到了这场史无前例的新冠肺炎疫情。“相比其他行业,医院肯定是最敏感的。”郝继光说,早在2019年12月前后,市妇保院就已经按照相关标准,设立单独系统鉴别筛查病人,此后,还第一时间开设了单独的发热门诊,为其他病人筑起一道屏障。这之后的一整年里,郝继光都在发热门诊坐诊。“你怕过吗?”“有什么好怕的,对于我们来说,什么病人都一样。”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郝继光一度以为儿科主任朱海豹会去武汉,“所以,即便怀有身孕的妻子不太赞成,我还是跟主任说,如果有机会去武汉,请他一定要带上我。我想,医生只有在一线,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实现自我提升。”

  郝继光是家中的独子,父母不是没提过让他回老家工作。可他却说,有缘遇上一个好的团队,有幸遇到一个会教自己的主任,他想踏踏实实地在永康,在市妇保院干下去,“希望自己技术有长进,能把病人服务好,这就够了。”

  这不,永康话没学透,但只要和描述病情有关的,他都能听懂了,“呕吐是fa,腹泻是fang……”说话间,偶有病童父母拿着检查报告返回,将近一个小时里看了三例,郝继光说比寻常空得多,“虽然忙一点感觉时间过得快一些,但我宁愿病人少一点。”

  □融媒首席记者 陈晓苏

  融媒记者 李梦楚


永康日报 新春走基层 00002 2021-02-18 永康日报2021-02-1800004;永康日报2021-02-1800006;永康日报2021-02-1800007;永康日报2021-02-1800008;永康日报2021-02-1800010;永康日报2021-02-1800011;永康日报2021-02-1800012;永康日报2021-02-1800013 2 2021年0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