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新春走基层

文章导航

  过一个别样的“永康年”

  对于新永康人来说,这个春节有些“不一般”,为了减少疫情传播风险,他们中不少人选择了留在永康这方创业热土过年。“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异乡过年,年味是不是淡了?仪式感是不是弱了?春节期间,让我们一起感受新永康人的别样“永康年”……

  一起过年的仪式感

  2月9日傍晚,飞神集团新厂区内喜气洋洋一片、欢声笑语不断。一场以留企员工团拜会为主题的特殊“家宴”正在温暖上演。

  “老婆、宝宝,我们留永员工马上就要一起吃年夜饭了……”“家宴”现场,员工杨学斌正在用手机与远在老家的妻儿视频聊天,分享新年喜悦。

  杨学斌老家在湖南怀化,在飞神集团工作已经有12年了。往年春节,公司一放假,他就第一时间赶回老家过年。今年,他极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留在永康过春节。

  “虽然不回老家过年,但也是个春节,公司不仅发放了生活物资、红包补贴等,还精心准备了丰盛的年夜饭,让我们感受到春节满满的仪式感。”杨学斌说。

  原来,飞神集团不仅在“家宴”现场为留企过年的员工发放一箱油一袋米,还在1月21日至2月22日期间给他们提供了每人每天100元的补贴,外加每人1000元的春节红包。

  同样选择留永过年,飞神集团员工唐双感受到了来自家乡和第二故乡的双份“年味”惊喜。就在当天,唐双收到了父母精心寄来的年货。

  “两条鱼、两只土鸡,都是自家养的,昨天刚杀的,还有一筐自家种的白菜,打开包裹那一刻,真的一下子眼泪就留下来了。不过,我那是幸福的眼泪。”唐双说,过段时间和丈夫孩子一起再回老家看看父母,补上这顿“迟到”的团圆饭。

  在飞神集团,今年选择留在公司过年的外地员工有近400名。

  结对过年的新奇感

  “春节时,一般我们回家第一餐吃的是饺子,年三十晚上吃的是加硬币的饺子。”2月10日,在与结对家庭胡睿麟一家外出采购年货时,山东孩子王家影向胡睿麟介绍起了老家的过年习俗。

  为了让留永过年的外地小朋友感受永康的过年氛围,古山小学组织本地家庭与新永康人家庭结对,大家一起共享欢乐年。因为王家影和胡睿麟是同学,两家自然成了结对家庭。

  在胡睿麟家,王家影见证了谢年、吃年夜饭等传统年俗活动。“为什么猪头上面还有一根尾巴”“这是寓意有头有尾”“还有红鱼呢”“这是象征年年有余”……一个个与家乡不同的过年仪式让王家影格外好奇和新鲜,心中的疑问一个又一个地蹦出。胡睿麟的母亲羊丽丽也耐心地解答、介绍着永康本地的过年习俗。

  “在我们山东老家没有这些年俗仪式。相对永康来说,我们那边的过年方式比较简单,最隆重的就是吃年夜饭和守岁了。我跟孩子一样,也是第一次体会永康这边的过年风俗。”王家影的父亲王德军说,感谢结对家庭,让他和孩子有了新体验,过了一个不一样的年。

  当天,两个家庭还商量着等天气晴朗时,胡睿麟一家当导游,带王家影一家游览永康的各大景点,感受永康日新月异的变化。

  春节期间,古山小学共为320多个新永康人家庭寻找结对家庭。

  文化碰撞的惊喜感

  今年31岁的王群是辽宁抚顺人,是我市江南街道卫生院药剂科的一名医生,也是今年留永过大年新永康人中的一员。除了公公婆婆,今年,她和她的父母、丈夫儿子、妹妹都留在了永康,实现了东北一家人的“大团圆”。

  说起东北过年,这位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滔滔不绝地向记者描述起来:过年时,东北到处都是白皑皑的雪。家家户户不仅要挂灯笼放礼花,大年三十晚上11时还得吃饺子。

  “南方的年虽然没有雪,但好在有暖春,有绿树红花,还有同事朋友,也非常温馨。”自2013年来永以来,由于父母定居在永康,王群也开始在永康过年。尤其是去年,作为医护人员和党员,她毫不犹疑地加入到武义县桐琴镇与永康交界测温卡点的志愿者队伍中。今年春节,王群和江南卫生院其他医护人员积极响应号召,坚守在医护岗位。

  尽管在永过年已有7年,但王群和家人春节还是沿袭东北的习俗,包括包饺子、贴年画,煮猪皮冻、炒雪蛤等东北特色菜。对于永康的春节氛围,她更多是从同事和朋友口中感知:“永康过年很有意思。谢年时要把猪头鸡鸭摆到桌上拜天地。”每每值班或者工作时和同事朋友交流过年当天的活动,她都感受到了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带来的惊喜。

  家乡年味的幸福感

  “新年快乐!干杯!”2月11日下午,田燕琴正和家人们一起开心地吃着团圆饭。

  各种美食摆得满当当的年夜饭上却有两道特殊的菜让田燕琴一家尤其钟爱:一道是腊肉切片,另一道是腊肉猪蹄。虽然味道各有不同,但是两道菜的主要食材都是熏腊肉——这正是重庆人最爱吃的年味美食。

  今年39岁的田燕琴来自重庆秀山,是个土家族姑娘。14年前,她带着女儿跟随老公一起来到永康生活。为响应“就地过年”号召,今年春节,田燕琴一家选择留永过年。“来永康14年了,这里早就是我的第二个家了。”田燕琴说。

  虽然在永康过年,但是过年的仪式感不能少。“重庆人过年必须吃熏腊肉。”早在年前,田燕琴就买好了600多元钱的猪肉,准备制作熏腊肉。

  “虽然老家的亲人也给我寄来了几块熏腊肉,但我想多做一些,送给邻居、朋友,也让他们尝尝我老家的‘年味’。”热情好客的田燕琴毫不吝啬地跟邻居、朋友分享这份美味。

  对于田燕琴而言,不管在哪里,一家人开心团聚就是“年”。新的一年,她希望孩子们能健康快乐成长,自己和丈夫能多赚钱,早日在永康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

  □融媒记者 徐敏 应桃蕊 潘燕佳 陈慧


永康日报 新春走基层 00004 2021-02-18 永康日报2021-02-1800003;永康日报2021-02-1800006;永康日报2021-02-1800007;3675716;永康日报2021-02-1800008;3675733;永康日报2021-02-1800009;3675729;永康日报2021-02-1800010;3675726;永康日报2021-02-1800011 2 2021年02月1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