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13版:文旅动态

文章导航

  永康工匠

  200万锤打造锡雕“中华凤”

  □记者 李智耿

  10日下午,桑子安锡雕创作工作室里传出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只由锡打制的凤凰,正在经历最后的磨砺和“考验”,即将迎来破壳降生。

  这件锡雕作品“中华凤”身长1.68米、高1.29米、宽1.38米,祥云托起凤凰的身体,一对翅膀呈展翅翱翔的姿势,尾羽熠熠生辉,仿佛在随风舞动,凤头像刚刚褪去新生的疲惫,向世人颔首。

  “一把传统的锡酒壶,从板材到成品需要锤打1万锤左右,而这只凤凰足足用了200万锤。”回想正月初七开工,到作品最终完成的这7个月,桑子安感慨万千。

  桑子安出生在打镴世家,14岁就跟着兄长学习手艺,成了走南闯北的五金工匠。他曾先后获得金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康锡雕”代表性传承人、金华市工艺美术大师等荣誉,他的工作室也获评永康市锡雕技能大师工作室。去年,桑子安受宁波“十里红妆”博物馆重托,打造婚俗仪仗中的半副銮驾,更是广受好评。这半副銮驾还成为永康锡雕的代表作之一。现在的桑子安虽然不再像过去的手艺人一样走南闯北,但作品却走得更远了,可谓名满市内外。

  这次制作的“中华凤”又是一件前所未有的作品。它打造的关键在于细节的雕琢。从画图纸到锡板熔铸,从成型的敲打到一片片羽毛的雕琢,这些繁杂的手工活丝毫马虎不得。

  今年疫情期间,很多人闲居在家,桑子安却有了难得的宁静时刻。他把居家的日子过得无比充实。除了每天守护村口外,他就沉浸在“中华凤”的创作中,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以至于自己中暑了都浑然不知,病情恶化才住进医院,所幸没有大碍。刚一出院,他又投入到收尾的修饰工作中。

  谈到“中华凤”的创作目的,桑子安说,在中国,龙凤呈祥有美好的寓意,这件作品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祝愿,也是他对锡雕工艺的探索和挑战。

  微信“扫一扫”看视频


永康日报 文旅动态 00013 2020-09-16 永康日报2020-09-1600008;永康日报2020-09-1600009;永康日报2020-09-1600010;永康日报2020-09-1600018;永康日报2020-09-1600020 2 2020年09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