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文章导航

  民警奔波数月 “黑户”有了“身份”

  这一刻,他们盼了整整27年

  编者按

  “感谢党和政府,感谢‘最多跑一次’改革和‘无证明’城市改革,感谢为我们老百姓的事四处奔波不怕麻烦的好民警。”5月12日,舟山镇红柿园村槐花自然村村民陈有高委托邻居给金华市委书记陈龙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石柱派出所民警章斯敏帮他爱人陆桂华解决了落户问题,并在信的最后写下了这样一段话。近日,陈龙在信上批示,要求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首席记者 张赤奎

  “老陈,今天给你带来一个好消息,你老伴的低保手续办好了,下个月开始就能领取了,到时候记得查下银行账户。”

  6月9日上午,石柱派出所民警章斯敏特地赶到舟山镇红柿园村槐花自然村,将这一喜讯告诉村民陈有高。

  “谢谢!谢谢你!不仅帮我老婆办好了户口,还为她落实了低保待遇,今后的生活更有保障了。”68岁的陈有高紧紧握着章斯敏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事情还得从1993年说起。

  那一年,28岁的陆桂华从外地流浪到槐花村,陈有高收留了她,双方一起生活至今。不过,由于陆桂华没有户口,两人一直未办理结婚证。

  1994年,女儿出生了,陆桂华却大病一场,此后变得神志不清,经常卧床。

  既要照顾妻子,又要照顾女儿,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陈有高的身上。

  陈有高身体不好,加上要抚养女儿,家里一直比较困难。

  2008年前后,陈有高双目失明,给了这个命运多舛的小家庭沉重一击。

  一家三口的生活开支,就靠陈有高为数不多的低保金和残疾补助金维持。

  按说,陆桂华的情况,完全符合办理低保的条件,却屡屡卡在了户口上。

  “没有户口,申请不了低保,也办不了残疾证,很多政策都没法享受。”这些年,陈有高一家过得很艰难,好在邻居和村干部给他们提供了不少帮助。

  “为了他们家户口的事,我们跑了很多次,就是办不下来,最后都不抱什么希望了。”红柿园村村务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徐发林没少操心。

  事情在去年12月出现了转机。

  去年底,当时还担任新楼社区民警的章斯敏在开展户口清查时,徐发林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他反映了陈有高家的情况。

  对此,曾为多名“黑户”办理过落户手续的章斯敏高度重视。他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多方调查取证,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并为陆桂华采集血样,全方位收集落户资料。

  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在章斯敏和市公安局行政审批科的协同努力下,陈有高于今年4月15日拿到了新的户口簿。至此,陆桂华成功落户,从此告别“黑户”历史。

  这一刻,陈有高和陆桂华盼了整整27年。

  此后,陆桂华的身份证、社保卡、残疾证也顺理成章地办了下来。章斯敏又帮她联系办理了低保手续,还特意将喜讯送上门,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今后有什么问题,你就打我电话。”临走时,章斯敏将自己的手机号码存进陈有高的手机。


永康日报 要闻 00001 2020-06-13 永康日报2020-06-1300013;12047861 2 2020年06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