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上接1版)

  以道路绿化为重点,拓展城市“绿链”。结合“五水共治”“四边三化”“三改一拆”等环境治理组合拳,加快推进道路绿化建设,相继建成了东永高速永康东入口两侧绿带等7处绿带。注重品种引进和选择搭配,精选乡土树种和花草品种,不断提高道路绿化档次,形成了“绿随路段、路路皆景”的城市道路绿化景观网络。

  以饮水安全为目标,引入湿地“绿肾”。将市域范围内33处1880公顷湿地列入《永康市湿地保护名录(第一批)》,完成杨溪水库等7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规范创建。在杨溪水库饮用水源地建成占地40万平方米的入库口前置高效复合生态湿地工程,日处理地表水能力7.2万吨。

  以水为脉,建设滨江绿色长廊。投资8000多万元完成21万平方米的三江六岸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新建桥下水上栈道和亲水平台,提升服务功能。结合城区桥多的特点,大做“桥景”文章,对西津桥、溪心大桥、溪中桥等桥头进行亮化绿化,以植物造景为主,大量配置观花植物,提高城市景观效果。

  以人为本,建设亲民绿色游园。每年将公园游园建设列入民生实事工程,新建了凤凰公园、白垤里公园、思源公园等20多处小游园,新增绿地10多万平方米;建成丽州广场、三江广场等一批休闲绿色广场,实现了市民出行500米步入绿色空间的目标。

  创园惠民,共享美好生活

  创园不仅是民生工程,更是民心工程,市民成为最终的受益者。

  近年来,我市连续实施两轮“158”碧水蓝天工程,开展美丽永康环保十大行动,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花川垃圾填埋场扩容工程投入使用,全面完成五金涂装行业整治、杨溪水库饮用水安全隐患治理,全面淘汰高污染燃料“四炉”,PM2.5平均浓度创历史最低值。开展“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建成试点小区2个。南溪石柱江南段成功创建省“美丽河湖”,国控、市控地表水断面水质稳定在Ⅲ类,桐琴断面水质省考优秀。

  生态绿道逐步成网。编制《永康市生态廊道专项规划》《永康市绿道网规划》,充分利用永康特有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建设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网络,规划绿道总长422.92公里,由“六轴三环”9条绿道主线构成绿道网格体系。截至2018年底,我市已建成绿道170公里左右;南溪生态廊道示范段完工,李溪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河道生态建设最佳示范工程;3个省级湿地公园规划通过省级专家评审,数量位居金华市首位。

  市政设施日趋完善。加快道路建设,2018年新建续建市政道路6条,缓解城市机动车快速增加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速度之间的矛盾。狠抓交通管理提升,在建设城市主次干道、增设公共停车场的同时,完成中心城区堵点治理15个,实施“井型”公交线路改造,打造“半小时公交圈”。完善“绿色出行”模式,建设完成150个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投放3000辆公共自行车,单日最高租用量为2685辆次。

  变废为宝减少二次污染。改变传统购买种植土回填土方的方式,利用建筑、农耕等富余且合格达标的废弃土回填土方,减少施工费用,实现废弃资源重新利用。率先建成国内首条污泥干馏碳化处理生产线,2条流水线日均处理污泥50吨,实现污泥变废为宝。率先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处置工作,设立3个建筑垃圾临时消纳场所,日处理建筑垃圾1500多吨,有效利用率95%以上,探索出了一条“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循环利用、变废为宝”的建筑垃圾处置新模式。

  城在园中建,人在绿中行。如今的永城,天蓝水清,地绿景美,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四季葱翠,公园广场布局均衡、功能完善,不论是南来北往的过客,还是久居于此的居民,都被这里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城在园中的生活环境深深吸引。面向未来,我市将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契机,向着“优雅城市”阔步前行。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2 2019-10-14 永康日报2019-10-1400021 2 2019年10月1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