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顶层设计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精准施策促进城乡均衡发展 强势打响“学在永康”教育品牌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描绘教育高质量发展蓝图
“
职技校教学楼学生宿舍、职技校荷园校区教学楼食堂、永康二中学生宿舍后勤服务中心、永康五中教学楼游泳馆、古山中学学生宿舍食堂、高镇小学教学楼、四路小学综合楼食堂、崇德学校一期等项目已完工,陆续投入使用;龙山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城西新区第二中心幼儿园进行设备安装,永康三中花川校区、大司巷小学迁建工程进行粉刷,永康外国语学校、附小三期部分建筑已主体结顶;永康中学城北校区、职技校产教融合工程、石柱小学教学楼食堂、方岩镇第二中心幼儿园、芝英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前仓镇第二中心幼儿园、凤凰城幼儿园、城西香墅幼儿园、开发区中心幼儿园扩建工程等项目建设进度日新月异;教师进修学校学校附属初中、唐先镇幼儿园进行招投标;五金技师学院、永康中学扩改建工程、大司巷小学江南校区、人民小学二期、民主二小、金塔小学、松石小学、花川小学、芝英小学迁建、古山教育基地、方岩新区小学等项目前期审批手续快速推进……
在我市,教育基础工程建设工作一路高歌猛进,为姹紫嫣红的“学在永康”教育,带来了满园春色。
迈入新时代,我市在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中阔步前进,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也随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漂亮的校舍拔地而起,一根根网线串起城乡课堂,优质教育离家门口更近,多样化、个性化的教育需求不断满足。在教育强市的建设中,市教育局坚决落实我市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推动教育从基本均衡迈向高位均衡、优质均衡,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
顶层设计筑牢教育发展基石
多点连线成面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9月10日,一场事关永康教育发展格局的大会召开。会上,市委书记金政强调,要继续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以“让教育发展不缺钱、不缺人、不缺地”为目标,以更宽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更大的力度,再强信心、再鼓干劲、再聚合力,全力以赴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全面打造高水平现代化教育强市,让“学在永康”成为一张响亮的“金名片”。
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作为百年大计,教育事关永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大局。近年来,永康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但面对永康建设优雅城市,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宏伟目标,永康教育发展依然任重道远。
“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是近年来我市发展的写照。一批又一批的大小项目在这里开工建设,为永康的发展奠定了高起点,这其中自然少不了教育板块。一组数字见证永康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全面调研、合理预测未来人口流动和城市化情况的基础上,我市又编制了《永康市学校布局规划(2017—2035)》,拟实施重大基本建设项目39个,新建学校26所,迁建学校6所,扩建学校7所;新增用地1780亩,新增学位42200个,新增公办幼儿园35所;2019年,计划实施的教育项目有56个,其中续建类17个,新建类17个,前期类项目12个,预备类10个,总投资44.35亿元,年度投资9.37亿元。
优质学校扩建、品牌老校改造、教育资源新建……近年来,市教育局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优质学位供给,实施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强特色”提升计划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重点破解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多点连线成面推进全市教育高质量发展。
现如今,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最美的建筑是学校,最好的风景在校园。一位退休老教师感慨道:“现如今的学校设施环境,跟我们20年前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现在的孩子真幸福。”
由于学校规划建设工程量大、点多面广,工作人员时常深入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全市各级部门也为学校规划建设工程开辟了“绿色通道”,对相关事项快接、快处、快办,确保教育建筑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
近年来,我市把优化学校布局,加快学校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进城乡教育均衡,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措施来抓。“让每所学校都焕发青春,让每个阶段的孩子都健康成长,办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是我们的理想和夙愿。”市教育局局长谢滔在谈及今后的学校建设时表示,将加大投入筑根基、补训结合强师资、因地制宜推特色,促进教育事业均衡、快速、健康发展,使各中小学校师生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持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助推教育从“有学上”向“上好学”转变
知而后行,行必有果。梦想需要践行,蓝图需要载体。学校基础建设,就是永康教育发展的载体。学校如何建?建成什么样?这背后折射的是永康教育发展的理念。
从2014年开始,我市用两年多的时间重点实施了基础教育“补短板”计划,全面改善办学条件。市委、市政府及市教育局精准发力、扬长补短,把薄弱学校清零工作列为民生实事工程,对薄弱学校薄弱环节改造项目加大资金投入,全市基础教育面貌得到迅速改善,于2016年11月顺利通过基础教育提升计划完成落实情况督查验收, 2019年高分通过基本现代化评估。“永康教育的下一步重点,是做好优质均衡文章。”谢滔表示。
“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向建校110周年献礼,2018年9月10日开工,历时400天,赶在今年国庆前完成竣工验收。”9月28日,四路小学校长方珍欣喜地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一则消息。原来,该校新建的食堂和教学综合楼已完成竣工验收将投入使用:新食堂的一楼是停车场,二楼是4D食堂和餐厅,餐厅可同时容纳550人就餐,三楼是室内运动场,设有篮球场和羽毛球场;教学综合楼内则设有各个专用教室,包含美术、音乐、计算机房、档案室、图书室等,还有录播教室和可容纳220人的阶梯教室。
“一直来,市教育局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适度超前、宜并则并、宜增则增、优质建设’的工作原则和‘优化布局、扩大规模、集中办学、提高质量’的总体思路,适度打破村与村之间、镇街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地域界限,进行学校布局调整及规划建设。”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王仁胜说。
穿梭不停的施工车辆、轰鸣不止的施工器械、紧张劳作的建筑工人……日前,记者来到位于龙山镇的第二中心幼儿园(浙商回归幼儿园)施工现场,看到了这样一幕令人振奋的赶进度场景。据市教育局项目负责人介绍,该园总建筑面积6377.2平方米,规划总投入约1584万元,外围建设和室内装潢一步到位,现已进入收尾阶段,预计将于本月完成竣工验收。该工程建成后将有效缓解龙山镇学龄前儿童入园难问题,为幼儿健康成长创造有利条件。
除此之外,市教育局继续推进“薄弱幼儿园提升改造工程”。根据薄弱园改造提升计划及“一园一策”方案,对三级幼儿园、准办幼儿园、教学点,分类建立薄弱幼儿园、小规模幼儿园和教学点档案,根据薄弱园督导评估分类处置意见,抓好整改落实,不断提升学前教育水平。
古山中学的新宿舍楼和食堂将于本月投入使用,该校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校舍进行了合理的调整和完善,使学校逐渐变成学生的理想场所。新宿舍楼共有6层,可容纳600余名学生入住,不仅有效解决了学校宿舍设施老化、功能不全的问题,还极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提升了学校整体形象。还有永康五中投资4809万元的游泳馆也已进入最后的设备调试阶段,预计于本月投入使用。
通过教育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全面改善办学条件,统筹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有效解决“乡村弱”、“大班额”等民生问题,实现了学生从“有学上”到“上好学”的转变。
据统计,目前我市已建成省级数字校园示范校2所、金华市级信息化特色学校7所、金华市级数字校园示范校10所,建成省示范性资源教室16个,城乡各学校的图书馆、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音体美器材等硬件设施的配备均进入金华各县市前列。
高规格保障凸显教育新格局 强势打响“学在永康”教育品牌
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产业发展需求,坚持“城市更新、产业布局到哪里,教育就跟进配套到哪里”。
市教育局教育发展规划建设的迅速跟进,学校的快速增加和合理布局,满足了我市建设发展的需要。同时各高校、名校、名师的入驻更让永康教育增加了内涵,教育新格局逐渐凸显。
走进高镇小学新教学楼,记者看到,宽敞明亮的教室收拾一新,小桌椅整齐有序地摆放着,静候小主人的到来……学生们能直观地感受到校园这几年的变化,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直线上升。“作为一名学生家长,我认为政府的办事效率非常高,不到一年时间,一所所崭新的学校拔地而起,真是让人叹服。现在的校园更美了,更加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把孩子送进家门口的优质学校我们很放心。”该校一位陈姓家长笑着说道,让群众感到满意的不仅仅是新校建设的大力度、高效率,还有学校基础设施的现代化、高标准。
我市各校变化喜人。近年来,市教育局更是充分整合全市教育资源,推动优质教育资源辐射薄弱区域、带动全域均衡,不断提高教育供给质量。而且,针对我市教育发展的突出短板,市教育局聚焦问题、精准发力,大力实施基础教育工程3年攻坚行动,加快补齐“短板”、加固“底板”,切实让“有限财力”,发挥“关键作用”,托起“无限民生”。
学在永康,不仅仅是硬件设施建设要紧跟时代步伐,教师队伍建设等各个方面都要得以提升,更上层楼,进而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当前,围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我市要向‘优质’‘均衡’‘特色’三个方面发力。”谢滔说,“优质”就是要解决教育水平的问题;“均衡”就是要解决教育公平的问题;“特色”就是要解决教育品牌的问题。优增量,继续加大教育投入;调存量,提升学校硬件水平;提质量,继续推广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教育资源的优质化、均衡化。重视软件建设,提升师资队伍水平。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和绩效考核办法,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让教师潜心育人;积极共建共享,推进教育多元发展;吸引社会力量办学,规范和支持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教育国际化,满足城市国际化发展需要;促进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努力实现效益最大化;发展职业教育,深入推进产教融合,打响永康职教品牌;加强校园安全,确保教育安全稳定,把隐患当事故、加强排查整治,同时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这张学校规划建设的成绩单,一组组数据让人振奋,崭新的校舍、明亮的教室,永康教育每一次的阔步飞升,都藏在这些大手笔和很多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里。正是这一次次的大手笔、一个个的小细节,逐渐绘制出永康教育发展的宏伟蓝图。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部门单位通力合作,尤其是我市各镇街区,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目前 56个教育类项目井然有序地推进。新目标催人奋进,新征程召唤前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拉高标杆,精准发力,补齐短板,争创一流。”在市教育大会上,谢滔掷地有声郑重承诺,在今后的教育改革发展中,市教育局将不断改革创新,追求卓越,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昂扬的斗志、更扎实的作风、更主动的作为,切实做好教育提升文章,为市民建设更多“家门口的好学校”,推动永康教育在新时代迈上新台阶,打响“学在永康”教育品牌。
五金技师学院鸟瞰图
四路小学新建教学综合楼、食堂
□记者 叶宁
永康外国语学校施工现场
市职技校新建的教学楼
永康二中新建的学生公寓
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体育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