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只为让生活更美好
——各街区以决战决胜姿态开展全域大整治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清理卫生死角,整治马路市场,控制“四害”传播……自全市“四城联创”工作大会召开以来,作为“国卫复审”的主战场,东城街道、西城街道、江南街道、经济开发区、城西新区积极行动,发扬“万众一心、克难争先、担当奉献”的创卫精神,以昂扬的精神状态、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决战决胜的姿态,全力以赴投入到“国卫复审”各项工作中。
东城街道:
以冲刺姿态踢好“临门一脚”
自“国卫复审”工作启动以来,东城街道对照目标要求,迅速开展行动,以冲刺姿态踢好“临门一脚”,坚持“不讲条件、不计成本、不打折扣”,坚持“实干、苦干、巧干”,通过社区部门共建、党员干部带头、全域全员参与,辖区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东城街道还在路长制的基础上创新工作方法,建立13个网格,由街道主要领导担任网格长,并按照“界限清晰、任务担当、责任明确”的原则,建立健全文明、卫生、整洁的管理长效机制。为了更高效地推进“国卫复审”工作,街道还成立了3个专项督导组,不定期对各村社开展突击检查。
今年以来,东城街道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15次,实施整改208处,拆除户外水槽81个,修建围墙约160多米,环境绿化19720平方米,清理清运垃圾2086车次;组织开展除四害工作,投放灭鼠套餐320000份,消杀外环境108万余平方米,分发灭蟑粉剂41200瓶,饵剂82400包,清除蚊蝇类滋生地共1000多处,辅以药物灭杀、消杀外环境30多万平方米;联合全市50多个部门开展巡查活动300多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签订责任书5000余份,健康知识讲座3场,垃圾分类宣讲活动6场。
(下转2版)
(上接1版)
西城街道:
抓重点攻难点创建工作全覆盖
自“国卫复审”号角吹响以来,西城街道精心部署、压实责任、强力推进,全体干部以决战决胜的决心补短板、攻难点,迅速掀起工作热潮,全力推进“国卫复审”工作。
西城街道以全域化环境大整治为抓手,在全域范围内掀起持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热潮,党员干部对房前屋后乱堆放、绿化带垃圾和积水、垃圾分类等内容开展整治。以曝光片中问题整改为抓手,以点带面全面铺开创建工作,各村社、居委会、各科室以初创心态对照标准,花力气弥补弱项,为创建工作持续发力。以党员干部红色网格为抓手,各村社快速反应、积极行动,落实“国卫复审”的工作要求,“红马甲”纷纷走进社区、背街小巷开展卫生大整治,通过齐动手、攻难点迎接国卫复审。
针对“国卫复审”工作中的弱点、难点问题,西城街道将辖区划定为16个大网格、59个小网格,加强巡查力度,紧盯重点难点抓整改,确保纵向到底、横向到边、不留死角;巡查过程中立查立改,确保“小问题不出社区,大问题不出街道”,做到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事事到人。同时,坚持从严执法,大力治理各种乱象,切实提升辖区市容环境秩序。
江南街道:
盯目标补短板开展全域大整治
对照“国卫复审”工作标准和要求,江南街道咬定既定目标不动摇,强化过硬措施不松懈,趁势而上、攻坚克难,全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
全市“四城联创”工作召开以来,江南街道迅速行动,多次召开动员部署会,总结前期工作,研究部署阶段性工作任务,并针对工作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析研判,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紧盯创建任务和工作中的弱项短板,组织开展全域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以网格为单位,持续推进创建工作;班子成员带队靠前指挥,强化组织动员,全方位落实工作措施,确保思想到位、责任到位、指挥到位、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列出时间表任务书,全面排查存在问题,对标创建细则立查立改。
值得一提的是,江南街道五个社区大党委还组建了“益呼百应”公益联盟,整合共建单位、共治单位、社会组织、小区业委会等各方力量,发动机关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社区党员在“八小时外”参与社区文明劝导、治安巡逻、环境保洁等公益活动。同时,深化党员干部联户包干、红色楼长、街长等做法,引导党员规范言行、带好家人、引领楼道、服务社区,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国卫复审”工作。
经济开发区:
“晒比拼”晒成绩比作风拼干劲
今年以来,经济开发区以创建网格负责制为核心、“晒比拼”活动为特色、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全面推进“国卫复审”工作。
为确保“国卫复审”工作有组织、有步骤进行,做到有规划、有措施、有行动、有效果,经济开发区第一时间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以网格创建为抓手,建立创建网格负责制,划分十个合理规模网格,网格长由各班子成员担任,明确各网格成员、网格范围、主要区块、主要道路。
以“国卫复审”工作为平台,经济开发区组织各网格、部门、行政村开展“晒比拼”活动,晒出成绩、比出作风、拼出干劲。活动以随机抽查、网格交叉检查等为督查形式对各网格、行政村进行督查考核,以评定分和测评分两部分构成对部门督查考核依据,并明确奖惩措施,做到以创促保、重在实效、对标达标、稳步推进。
与此同时,经济开发区还部署实施了“十大提升行动”,具体包括实施垃圾整治、秩序整治、立面整治、水体整治、扬尘整治、村容村貌、文明素质、卫生健康、平安创建、群众满意度十方面,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全方位推进工业功能区整改提升。
城西新区:
“清单式”管理“销号制”整改
围绕创建要求和任务,城西新区创新工作思路,强化工作措施,完善长效机制,通过宣传发动、分解任务、落实责任、集中整治、常态督查等,确保“国卫复审”工作稳步推进。
结合工作实际和创建需要,城西新区将辖区划分为12个大网格,由主要领导担任一级网格长,班子成员担任二级网格长,全体机关干部、职能部门成员、村主职干部和“两代表一委员”担任网格员,在每周三早晨开展常态化巡查,从细微处着手,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交办,做到全覆盖、无死角。
在原有路长制基础上,城西新区推进村级交叉检查制、“两代表一委员”督查制和重点工作红黄牌限期督办制,及时发现问题、跟踪问题、整改问题。加强规范化建设,以“清单式”管理、“销号制”落实,做好系统问题的发现和整改。
结合“国卫复审”工作,城西新区全域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集中行动825次,参与8354人次,清理乱堆放点3615宗,清运垃圾6542车次,拆除违建5901平方米、危旧房10621平方米,绿化补植16170平方米;拆除工业区块各类违章搭建10980平方米,立面上色24140平方米;各村开展立面上色工作,完成粉刷118220平方米,上色22359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