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经济开发区

文章导航

  创新模式教学小班化 车间一线开设亲子课

  开发区“小候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暑假到来,来自全国各地的“小候鸟”陆续飞到我市,与在我市工作的父母团聚。

  而为了让这些千里迢迢过来的“小候鸟”们在父母白天上班期间,不再面临“二次留守”的尴尬,经济开发区安胜科技、正阳科技、超人科技、堂胜、华龙机电、哈尔斯等企业在团市委、开发区团委的牵头下,纷纷开办“小候鸟”夏令营或自办公益暑假班,让“小候鸟”们开心过暑假的同时,也消除了上班族父母的“后顾之忧”。

  日前,记者走访发现,开发区除了企业不断创新办学,今年还有学校加入了开办“小候鸟”公益暑假班的队伍,量身打造、用爱“护犊”,暖心托起“小候鸟”平安快乐、富有意义的假期。

  “

  “小候鸟”们上舞蹈课

  “小候鸟”们上趣味体验课

  上到车间一线的“亲子课”

  少数民族自护培训课

  安胜科技公司——创新模式教学小班化,让“小候鸟”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16日下午,记者一走进浙江安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小候鸟”夏令营培训班现场,就听到爽朗的《幸福拍手歌》音乐。幼儿园年龄段的“小候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正欢快跳舞呢。

  安胜科技公司已是开发区开办“小候鸟”夏令营的资深企业了,而且每一年举办,都会不同的创新。

  今年,安胜科技公司就对夏令营的办学环境进行了升级,专门腾出一个四五百平方米的场地作为公司“小候鸟”的安巢之所,并分成四个教室,置办了课桌椅、图书等一系列教学设备,为“小候鸟”和暑期实践的大学生老师都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以前场地有限,我们只能从车间腾出一块场地,把孩子们集中在一起组织开展活动。但孩子的年龄跨度较大,小的才上幼儿园,大的已经五六年级了,这样一来,暑期实践的老师教学的针对性就不是很强。”安胜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李凯说。

  搬到新场地后,该公司的80多名“小候鸟”根据年级,分成了四个班级,实行小班化教学,暑期实践的老师开展课程也更具有针对性,更符合“小候鸟”们的实际需求,让他们真正学有所乐学有所成。

  为了让员工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培训班期间的情况,该公司以班级为单位,分别组建了员工家长联系群。老师每天定期在群里发布一些孩子们学习的图片或者小视频。通过微信群一下子就拉近了企业、员工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今年是儿子第一次参加公司的夏令营,一开始我还担心他不能适应,不过这几天通过微信群的图片、视频看到儿子的表现,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该公司员工王先生说。

  超人科技公司——车间一线开设亲子课,为“小候鸟”埋下感恩尚学种子

  “妈妈,我来看你啦……”17日上午,在浙江超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三头包装车间的四川籍员工李建碧正在生产线上忙活,突然听到一声熟悉的叫声,一回头,只见8岁女儿小香玉在老师带领下小跑着朝自己奔来,并迅速扑进了自己的怀里。

  看到妈妈工作流汗了,懂事的小香玉伸出小手为妈妈擦拭脸上的汗水。

  “暑假把女儿从老家接到永康来,就是为了跟她团聚,但白天要忙工作,没有时间照顾她。还好公司今年举办夏令营,让我能兼顾上班,又能享受到天伦之乐。”看到女儿“突然造访”并为自己擦汗,李建碧又惊又喜又感动,又略带愧疚地说。

  其实,这是超人科技公司“小候鸟”暑期夏令营活动的课程之一。从4日开始,超人科技公司举办了以“心连心共关爱”主题的“小候鸟”暑期夏令营,为公司35个8岁到15岁的员工子女量身定制快乐而有意义的暑期培训活动。

  “这个夏令营为期45天,开办的时间是每周一至周六,员工到公司上班,就可以把孩子带来培训班,下午下班后,孩子再和父母一起回家。这样一来,员工也不用担心孩子在家里的安全以及暑期作业没人辅导等问题,而且暑期实践的老师们还会开设一些绘画、书法、手工、音乐等课程,丰富孩子们暑期生活。”超人科技公司行政副总监张先成说。

  在张先成看来,“小候鸟”们不远千里到永康来,就是为了增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为此该公司别出心裁,探索试行开办亲子互动课程,并直接开设在车间一线,让孩子们零距离感受父母工作的不易,为他们埋下感恩、尚学的正能量种子。

  “虽然亲子课只是一个尝试,但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不少员工表示,孩子在体验过亲子课,实地了解他们工作情况后触动很大,特别是在学习上,更有了动力。”张先成说。

  堰头小学——花样开展少数民族自护培训课,为“小候鸟”筑起平安之巢

  在开发区,除了有从全国各地飞过来与父母团聚的“小候鸟”,也有在我市读书,暑假期间因为父母上班不得不留守的“小候鸟”。

  堰头小学是开发区“新永康人”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暑假一到,这些孩子有的跟着上班父母,参加企业举办的夏令营;有的因父母没精力全天照顾,只能被送回老家;还有的只能被留守在出租房。”堰头小学老师吕珍珍介绍。

  为了让学校只能留守在出租房的学生暑期生活变得更有意义。堰头小学在团市委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少数民族学生较多的实际,专门开办了少数民族自护培训课。由团市委组织参加暑期实践的大学生老师为该校的少数民族花朵花样定制丰富多彩的暑假班活动,筑起平安之巢。

  17日上午,记者到堰头小学采访时,这些身穿各式各样民族特色服饰的孩子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津津有味地上着书法课。

  11岁的李宇轩老家来自湖南怀化,是侗族人。往年暑假,因为爸爸妈妈都上班,李宇轩就只能被送回老家,交给亲戚照顾。今年得知堰头小学也开设了暑假班,便果断把他留在永康,参加了暑假班。

  参加暑假班后,李宇轩表示收获很大:“在暑假班里,老师不仅给我们辅导作业,教我们上手工课、绘画课、书法课、音乐课、舞蹈课,还教我们五水共治、垃圾分类、暑期安全的一些常识,让我的暑假生活变得更有意义了。”

  □记者 徐敏


永康日报 经济开发区 00007 2019-07-19 永康日报2019-07-1900005;永康日报2019-07-1900006;永康日报2019-07-1900007;10615621;永康日报2019-07-1900010;10615624;永康日报2019-07-1900012;10615614;永康日报2019-07-1900014;10615625;永康日报2019-07-1900016;永康日报2019-07-1900008;永康日报2019-07-1900009;永康日报2019-07-1900011;永康日报2019-07-1900013;永康日报2019-07-1900015;永康日报2019-07-1900017;10615616;永康日报2019-07-1900018 2 2019年07月19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