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7版:市一医

文章导航

  救治脑卒中别错过黄金4.5小时

  市一医卒中中心全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卒中又称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死率和致残率最高的疾病。2015年,市一医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网络成员;2017年,被授予“初级卒中中心”称号;2018年12月,被评为“示范卒中防治中心”。经过多年建设,市一医卒中中心有效缩短了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有效救治的时间,让卒中患者获得了更好的生存质量。6月1日,全国20多家医院的院长和神经科主任将走进市一医,共同学习如何打造卒中救治链。

  □记者 李梦楚

  时间就是大脑,利用“FAST”判断法识别卒中

  市一医神经内科主任程超婵介绍:“卒中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缺血性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卒中(脑溢血)。卒中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在市一医神经内科,每个月出院的平均有180余例患者,其中有70%是卒中患者。”

  “对于卒中患者而言,时间就是大脑。”程超婵介绍,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是目前公认的、能有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方法。静脉溶栓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动脉取栓的黄金时间是发病后6小时。很多患者治疗效果差,偏瘫、失语、生活不能自理,很大原因是因为送医不及时。

  “一旦发生急性脑卒中,若能及时将患者送到医院,患者有很大几率可以康复。”程超婵表示,很多患者及家属存在认识误区,出现头晕、视物旋转、站不稳、进食呛咳等情况时,总以为只是太累了,休息休息就好了,浪费了宝贵的“黄金4.5小时”。

  事实上,脑卒中可以利用“FAST”判断法快速识别:

  F(Face):微笑时口角是否对称?是否感觉一侧面部无力或麻木?

  A(Arm):双手平举,是否一侧无力?

  S(Speech):口齿是否清晰,能否言语?

  T(Time):明确记下发病时间,立即送医。

  “脑卒中虽然可怕,但也可以通过控制危险因素来实现早期预防。如控制‘三高’、控制体重、均衡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积极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程超婵提醒,如果身边人出现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双眼或一侧视物模糊、视物重影或旋转、一侧肢体麻木无力、肢体偏瘫、突然口齿不清、突然失语、突然神志不清等情况,要引起警惕。但切莫慌乱,应记住患者发病时间,争分夺秒地将患者送到具有卒中急救能力的医院进行专业急救。

  建设卒中中心,多学科协作把握黄金救治时间

  为提升脑卒中急性期的救治能力,2015年6月,市一医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网络成员。2017年,被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授予“初级卒中中心”称号。2018年,成为浙江省卒中中性联盟单位,加强与上级医院的数据对接,规范救治流程。同年12月,被评为“示范卒中防治中心”。

  据了解,市一医卒中中心主任由副院长胡智星担任。中心建设由院方牵头,整合了医疗资源,强调多学科协作,优化救治流程,缩短卒中患者从入院到接受有效救治的时间,让患者得到快速、及时的治疗。

  胡智星介绍,卒中中心成立后,院领导带领相关科室医务人员到天津市环湖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参观学习;组织医生不定期到金华市中心医院(全国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省脑卒中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参加培训,进一步规范卒中治疗,努力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组织120跟车医生和急诊科医生进行培训,提高卒中识别能力,减少院前延误和误诊;与各基层卫生院共同建立“静脉溶栓”微信群,加强沟通,便于卒中中心提前介入。

  据了解,市一医卒中中心实行“先治疗后付费”制度,基层医生或120医生在第一急救现场初步判断患者为急性脑卒中后,会在患者尚未到达市一医前与各科室对接,急救中心提前做好溶栓准备,相关科室开通绿色通道,优先为卒中患者检查检验。

  据统计,2018年,市一医卒中中心共收住脑卒中患者1300多例,完成静脉溶栓156例、动脉取栓23例,DNT时间(到院至静脉溶栓时间)最短的仅用时10余分钟。

  胡智星说:“卒中中心能做的,就是尽量优化绿色通道,缩短从入院到接受有效救治的时间,更大程度地提高卒中患者的生存质量。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发病后的4.5小时是黄金治疗时间窗,大家一定要学会及时识别脑卒中先期征兆,及时将患者送医,以免错过黄金治疗时间窗。”


永康日报 市一医 00007 2019-05-21 永康日报2019-05-2100005;永康日报2019-05-2100006;永康日报2019-05-2100008;永康日报2019-05-2100009;永康日报2019-05-2100011;永康日报2019-05-2100012;永康日报2019-05-2100013;永康日报2019-05-2100014 2 2019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