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社会点击

文章导航

新时代追梦人

  新

  时

  代

  追

  梦

  人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报道

  编者按

  “一个流动的中国,充满了繁荣发展的活力。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的2019年新年贺词点燃了亿万人民的奋斗激情。

  “我想在这里奋斗,想在这里创造财富,想在这里实现梦想。”“我愿意坚持,也许前路不是一片坦途,但坚持梦想并实现它,很酷。”……在永康每一个地方,每天都有无数普通劳动者的努力奔跑,他们共同勾画了“永康新腾飞”的动人画卷。他们是新时代美丽家园的建设者、见证者,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中国梦的奋斗者,他们就是你和我。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永康日报今起推出“新时代追梦人”栏目,记录每一个奋斗者只争朝夕不懈筑梦、追梦、圆梦的足迹,激励更多人踏上新征程,实现新梦想。

  他是一名军人,退伍后才开始接触农业

  考大学访专家,成了首批中国林业乡土专家

  任振韶:

  要让一亩柿山利润达万元

  人物名片

  任振韶,61岁,中国林业乡土专家。1981年炮兵退伍后,他学过摄影、打过工,生产过校具,参加过两年农函大学习,当过六年村党支部书记。现任四十四坑果品有限公司总经理,是十里八乡村民口中津津乐道的“柿子王”。

  我的梦

  守望方山柿园,将方山柿做出品质,做出效益,做出文化。今年我又承包了一座柿山,我希望在三年里将它改造成让果农们可效仿的“一亩山利润万元钱”的方山柿种植基地。

  扫一扫 看视频

  □记者 程明星

  “大专家,我又来请教你了。最近我家柿树徒长枝,太旺盛了,有空帮我看看怎么修剪。” 12日一早,舟山镇大路任村任振韶就接到了柿农王苏群的求助。

  近年来,每有柿树管理上的难题,王苏群都第一时间向任振韶请教。在任振韶指导下,看见自家柿子产量一年比一年好,王苏群是既开心又感恩。

  好学心赶上政府指引

  成为中国林业乡土专家

  12日,记者来到任振韶柿园前的小屋时,他正在柿树上修剪树枝。

  “树主干上笔直生长的新枝条,我们称‘徒长枝’,它们长势‘占阳光’,结的柿子少又容易掉,都得剪掉。”任振韶说。

  别看任振韶修剪方山柿枝条如此讲究,以为他是专业的科班出身。这位今年刚评上首批中国林业乡土专家的柿子王,一开始只是一名退伍军人。

  “上世纪80年代,我是退伍回来才正式接触农业的。”任振韶回忆,当时我市实施‘一村一品’政策,要求每个乡必须打造一个地方品牌。本地独有的方山柿,成了新楼的发展目标。任振韶自此加入种植方山柿的大队伍。

  和大部分果农一样,任振韶一开始用传统方式种植柿树,但收益不是理想。农民靠天吃饭,一旦天气不好,收成就不好。2002年的倒春寒天气扑卷而来,方山柿的果农们损失惨重,任振韶家的柿子也不例外。

  惨痛的失败,让任振韶思考得更多。如果是读书人,会怎么去种柿子?借着军人不怕吃苦的干劲,任振韶决定去大学学习农业知识。

  报农业函授大学、查阅书籍、拜访林业专家教授,成了任振韶农作之余的主要任务。2003年开始,任振韶把积累的知识正式运用到方山柿种植上。得知唐先枇杷高位换接成功的事例,任振韶也得到启发。他又跋山涉水寻觅已有几十年生长期的野生柿树做砧木,嫁接优质柿苗,上百根柿苗全部成活,使得柿子品质有了很大提升。在应对倒春寒天气上,任振韶还摸索出了独特的修剪方式,避开了天气影响,方山柿果子体大丰满,多汁可口。

  近年来,在政府的支持下,任振韶被聘为农业培训班的讲师,把自己多年摸索的经验技术,毫不吝啬地传授给村民们,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2018年,任振韶先后获得中国首批林业乡土专家、浙江省示范性家庭农场、浙江省名特优食品作坊、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四项大奖。他说,这些成绩,离不开林业局专家领导给予的信心,也是知识给了他尝试的勇气。

  追求效益最大化

  要让一亩山利润达万元

  任振韶种柿技术好,柿子品质自然不在话下。每年方山柿节,四面八方前来上门求购的商客络绎不绝。比较稀奇的是,别人家的柿子是论斤卖,任振韶家的柿子是论个卖。长相优质,体大光滑的精品柿子,5元一个;稍微小一点的上品柿子,则3元一个;微微带有小刮痕的良品柿子,一律5元一斤。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任振韶从一开始追求产量转而追求效益。如何让一亩柿山利润达到万元,让柿农收入更高,成为他正在努力的方向。近两年,任振韶大胆尝试新项目,拓宽柿子产业。在柿饼、柿干加工之外,任振韶还研发了柿子酒。不久前,柿子酒获得了浙江省名特优的奖项,市场前景广阔。

  除了拓宽柿子产业,任振韶又开始打起了柿山的主意。“柿树与柿树之间的空地不少。任空地闲置的话,是一种浪费的资源,可以尝试在树底下种上金桔、兰花、黄金菊等植物,收获‘林下经济’。争取充分利用每一分山地,创造多一分的经济效益。”手指着嫩绿的柿子山,任振韶描绘着未来的蓝图。

  任振韶在修剪柿树。


永康日报 社会点击 00004 新时代追梦人 2019-04-13 永康日报2019-04-1300008;永康日报2019-04-1300006;永康日报2019-04-1300005;永康日报2019-04-1300010;永康日报2019-04-1300007;永康日报2019-04-1300011;永康日报2019-04-1300009;永康日报2019-04-1300014;永康日报2019-04-1300013;永康日报2019-04-1300015;永康日报2019-04-1300016;永康日报2019-04-1300019;永康日报2019-04-1300020;永康日报2019-04-1300022;永康日报2019-04-1300023;永康日报2019-04-1300024;永康日报2019-04-1300025;永康日报2019-04-1300028;永康日报2019-04-1300017;永康日报2019-04-1300018;永康日报2019-04-1300021 2 2019年04月1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