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昔日臭烘烘脏乱差死角,今日成村民网红打卡地
看杜山头村乡村振兴路上的“蜕变”
V
S
杜山头村景观池改造前后对比
改造后
□记者 徐敏
本报讯 20日,恰逢经济开发区杜山头村集市,各式各样的摊位井然有序地在综合大楼周边的广场和村道上摆开。
记者在现场看到,各个摊位之间走道上人头攒动,顾客们饶有兴致地挑选所需的物品、食物等,时不时地跟摊贩讨价还价,整个集市现场好不热闹。
与集市的热闹场景相比,该村综合大楼左侧一处以“永康市木材第一村”街角小品形式打造的广场却透露出了“宁静祥和”的味道。空旷的广场既没有停车,也没有摆摊,只有一些老人在闲逛,还有一些孩子在玩耍。
“妈妈,我要看鱼,里面好多鱼。”村民杜女士经过该广场的景观池边时,被同行骑滑板车的女儿拽住衣服。面对女儿的要求,杜女士欣然答应,一把抱起女儿在景观池边上看了好一会时间鱼。
“别看这个景观池现在搞得这么漂亮,以前这里可是村里出名的‘仰天粪缸’呢。尤其到了夏天,臭气熏天,蚊虫满天飞,我们路过躲都躲不及。”杜女士笑呵呵地说。
“改造之前,景观池的位置是一口池塘,因为长年累月的生活污水渗入,池塘的水质很差也很臭,村民都戏称是‘仰天粪缸’。”杜山头村村委会主任杜春喜说。
不仅如此,“永康市木材第一村”的广场原先是村里的一幢老祠堂,因为年久失修已经成了危房,再加上一些乱堆乱放的杂物,一度成了村里的脏乱差死角,与边上高大上的综合市场大楼格格不入,更与该村坚定不移走乡村振兴之路的目标“背道而驰”。
“乡村要振兴,壮大村集体经济不能动摇,村庄环境整治不能松劲,美丽乡村建设更要提质。杜山头村在新一届村干部的带领下,一直在快马加鞭奔跑着。”开发区妇联主席、中区片长章莉说。
为改掉脏乱差的面貌,该村投入三四十万元,高标准规划,以危房改造为契机,拆掉了村里的老祠堂,打造了独具杜山头特色的街角小品。
为从根源上解决池塘臭烘烘的“顽疾”,该村将池塘“推倒重建”,将淤泥全部清理干净后,把底部抬高一米,并做好防水、铺设水泥面,周边围栏抬高,引入自来水入池塘,实时过滤和净化水质,搬来假山投放鱼苗,设置LED大显示屏。
经过一系列的改造升级,曾经人人避而远之的脏乱差死角如今已成新老杜山头人的网红打卡地,老人们习惯来走走坐坐聊聊天,孩子们习惯来此结伴玩耍。
“村干部很‘贴心’,知道这里玩耍的孩子比较多,还专门在村道和广场之间设置栏杆,这样子车子就开不进广场,孩子们玩耍时也多了一份安全保障。”看着女儿在广场上开心地玩着滑板车,杜女士直言,新一届村干部上任近两年来,杜山头村乡村振兴路上的“蜕变”不是一点点,村集体收入增加了,社员享受到分红了,村庄环境变得越来越漂亮了,在村里生活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了。
改造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