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关切 共谋时代发展
人大代表积极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两会期间,全体市人大代表尽心履职,把百姓心声写进议案,共谋永康发展大计。接下来,有关部门将针对代表提交的议案展开部署,推动各项工作深入开展。记者精心挑选了一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议案,看看他们提出了哪些意见和建议。
推进工业垃圾分类处置
探索新模式 分类回收利用
【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快速推进,经济快速增长和环境承载容量有限的矛盾日益凸显。我市每年产生的工业垃圾和城乡生活垃圾呈增长态势,长期堆存、无法及时处置的现象明显。目前除了危废外其他的一般工业固废都是企业主自行处理,导致乱倾倒违规处理或混入生活垃圾,有的企业甚至用标准厂房堆放工业垃圾。工业垃圾的出路是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
【建议】
李俊军(议案领衔人):积极探索“政府引导,企业参与,第三方服务”的模式,走出一条污染者付费、政府政策扶持、专门机构收集服务的工业垃圾分类处置新模式。引导企业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分类处置一般工业垃圾,能回收利用的做到回收利用,杜绝企业随意堆放、倾倒、抛弃和焚烧一般工业垃圾行为的发生。加大对工业垃圾分类处置工作的宣传力度。
加快小微企业园区建设
统筹规划建设 加强物业管理
【现状】
解决小微企业用地问题,是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稳步推进“三改一拆”、“低散乱危”整治,以及块状企业(作坊)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招。目前,我市小微园企业区已完成建设的只有几个,但仍远未达到供需平衡。
【建议】
应高扬(议案领衔人):加大小微企业园的建设力度,有关部门坚持把小微企业园放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之中来考虑、去谋划,统筹小微企业园总体规划、各专项规划的衔接融合,实现小微企业园布局由分散式、点状式向专业化和产业集群化转变。加大对入园企业的管理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快完善各项管理服务制度,对项目园区实施统一的物业管理。
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
创办技术学校 出台入学政策
【现状】
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乃至世界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目标,需要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可喜的是,我市已经意识到产业工人培养的重要性,特别是永康技师学院开辟了高级技师人才培养的阵地,但与邻近的东阳、金华等地相比,在力度上还有很大差距。
【建议】
胡树理(议案领衔人):继续加大技能人才培养力度,在创建技师学院的同时,在经济开发区、古山镇等地创办技术学校。针对智能化、自动化等设备的普及应用,在职业技术学校开设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理论与实际维护、操作技能课程,确保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快速适应企业。制订优惠政策,吸引众多的初中生等能够就读中技职校。同时,敞开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招生,通过优惠政策吸引他们为永康企业服务。
规范交通标示设置
引进智能系统 实行一次通行
【现状】
近年来,随着管理水平的提升,在“优化”道路资源配置的思想指导下,我市出台了各种严格的交通管理措施。但是,交通指示标志的建设没能跟上发展的需要,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为交通信号灯设置不统一、不科学,交通标示的变换、更改不够及时。
【建议】
李妙莲(议案领衔人):相关部门对城区所有道路的交通信号标志进行一次排查,对存在的交通信号不科学、标示设置不规范问题尽快予以纠正。主要路口的分界线和路面上的行车方向指示采用反光材料,以确保驾驶员能看清标示,减少违章,确保行车安全。建立智能交通信号灯管理系统,根据车流量的大小,调整红绿灯时间,协调各道口之间的信号灯,让车通过一个绿灯后不会被下一个路口的红灯截住,实现主干道直行车辆一次性通过。
加强犬类管理
落实监管责任 实行强制免疫
【现状】
近年来,随着市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狗成为不少市民的时尚,因此产生的问题和矛盾日趋突出。遛狗期间不栓绳、不携带狗证,带着狗出入公共产所等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城市环境和秩序,对市民的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也给市容市貌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建议】
程祖明(议案领衔人):加大宣传力度,打造全民监督社会氛围。提高养犬人员的自觉遵守规定意识,提高群众监督意识,对不文明、行为说不。政府机关部门要摈弃管理上的缺位,严格执行《金华市犬类管理规定》,明确主管牵头单位,落实部门监管职责,清除监管盲点,加大管理力度,并严格落实犬类准养制度。要加强对流浪狗的管理,严控宠物狗的总量,各部门要齐抓共管、全面开展违规养犬的专项整治活动,对无证犬、不参加免疫的狗以及流浪狗进行捕杀。要强化犬类的免疫工作,对所有的家养犬、宠物狗实行强制性狂犬病免疫制度,探索设立流浪狗收容处置机构,鼓励社会和个人收养流浪狗,减少对人的危害,提升健康系数。
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江南山水新城
守住生态肌底 推进产城融合
【现状】
2016年12月26日,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江南山水新城”。一年多来,尽管相关的规划尚未披露,但各项工作都在稳步推进。
【建议】
柴文胜(议案领衔人):江南山水新城项目的规划、设计及建设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守住生态肌底。要服务于民,把享受公共资源的权利最大限度地还给市民。深入挖掘文化内涵,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引进智慧产业和生态产业,做到产城融合。切实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加快推进村民安置补偿工作,确保群众的利益。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获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让百姓成为最大受益者。
加强美丽乡村后续培育
完善配套政策 注重长效管理
【现状】
自村庄整治以来,我市创建了400多个美丽乡村精品村和秀美村。政府和村一级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财力,也涌现出了一批美丽乡村转变为美丽经济的典型。但很多村由于后续资金缺乏,管理跟不上,曾经的美丽乡村很多都日渐没落。
【建议】
吕宏化(议案领衔人):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门领导机构,配强配优领导班子,制定切实可行方案,不断完善配套政策的设计,推动美丽乡村配套设施建设。合理统筹规划,修编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村社会发展规划、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划等,加强规划落实考核机制。注重富民实效,建立防止“脏乱差”和乱搭乱建等现象反弹的管理体制和长效机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规模农业、精品农业、生态农业等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立长效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制定和完善村规民约,注重教育引导。
落实小学放学后托管服务
尽早落实政策 强化校园管理
【现状】
小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家长没时间接,成为许多家长的难题。去年开始,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相继开展了校内放学后托管服务工作。2018年12月12日,省教育厅等部门联合发文,要求全省小学在2019年开展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
【建议】
陈朝建(议案领衔人):希望永康尽早实施小学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费用通过物价审核,由家长承担。让孩子在这段时间有老师管理,不仅可以在教室看书做作业,还让学有余力的孩子学习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培养孩子的综合素养。让家长放心工作,用更多的精力为建设新永康作贡献。
□记者 颜元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