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生死恋》 观后感
爱你就像一棵树,坚定不移
□黄素霞
“我要当一棵树,因为树一旦种在这个地方,以后它都会永远在那里不会换地方,这样子我就不会再跟你分开了。”爱你,却不得不独自沉默,也许错的是时间,抑或身份,这一切都对的时候,生命也来阻止我爱你。这是恩熙。
你是我妹妹的时候,我爱你;你不是我妹妹的时候,我更爱你;你是天使的时候,我用全部余生去爱你。这是俊熙。
对于俊熙而言,恩熙就是他的天使,从育婴室看见的第一眼就是了。前十三年,他爱她,如宝如珠,因为她是他的亲妹妹。后十二年,他爱她,入骨入髓,因为她不是他的亲妹妹。
因为错误,两个无关的人纠葛在了一起;因为纠错,两个在一起的人分隔在万里。不说俊熙何时开始把那个背在背上小声哄着的她变成了想携手一生的人,只说那一刻不敢忘的情,因为生离而相思,因为相思而浓醇,最后因为死别而升华。
时而在想,恩熙得知自己生病后只想一力承受,用各种极端手段逼退爱她的人,俊熙、韩泰,她的内心是否怨过命运不济?是否恨过世事弄人?
也许她恨过怨过,但是最终她还是决定坚强,希望让爱她的人能够在失去她后不那么痛苦。
蓝色生死恋,让爱刻骨,让恋铭心,有痛苦却不留遗憾。
这部曾火遍全亚洲的经典电视剧,今日被搬上了大荧屏,用中国人自己的方式去演绎,用永康人的匠心去制作。
当一棵树吧,和你肩并肩,枝叶交错在一起,一起吹风,一起淋雨,一起看云卷云舒,一起经历白驹过隙,再也不分离。
所有的巧合,都是为了爱你
□梁辉
一部电影是由很多巧合组成的。第一个巧合,自然是在医院把两个婴儿的身份牌弄错。女主恩熙原本是普通贫困家庭的孩子,如今却到了富贵人家,过着父母溺爱、哥哥宠爱的富家女生活。另一个女孩欣爱,却过上了贫穷人家的艰辛生活。
如果一直错误下去,生活继续平淡,那电影就不再是电影。很快,第二个巧合出现了。在女孩13岁的时候,双方父母知道了事情真相。血脉亲情,养育恩情,在一个13岁少女的心中翻起的波澜不亚于一场海啸。欣爱回到富裕的亲生父母跟前,过上公主般的生活。恩熙则从公主落回凡间,从此过着艰辛的生活。
恩熙给我们展现出一个坚强的女孩形象。工作中,女主人公任劳任怨,不顾色狼骚扰,用自己的劳动换取每一分钱。剧情继续,第三个巧合把电影推向高潮。
恩熙的坚韧、美丽,打动了富家子韩泰。韩泰爱上了这个单纯美丽、勤劳自强的女孩子,他决定追求恩熙。此时,寻找恩熙多年的俊熙,终于也找到了她。自此,帅气富有、幽默真诚的韩泰,感情内敛、多才温柔的俊熙,两个帅哥和女主之间爱恨纠结全面展开。同时,电影还加入了欣爱对韩泰的暗恋,苏冉对俊熙的一往情深,多角恋交叉在一起,让人纠结。
恩熙对哥哥俊熙多年的思念,在重逢后化成了爱情。大树下羞涩一吻,让爱情美到了极点。幽默的韩泰真诚向恩熙发起爱情攻击。这样的爱情下,没有一个女孩子不怦然心动,但恩熙出奇冷静,甚至用故意的放纵来破坏她在两位帅哥心中的形象。这就是第四个巧合。原来,恩熙遗传了父亲的白血病,为了给母亲买一套房,拼命工作的她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已经处于生命的晚期。在恩熙生命晚期,两位男主没有放弃他们对恩熙的爱,而是倾尽全力去治疗恩熙。身体不可治,内心却可以治疗。他们用一场婚礼陪伴恩熙幸福地走向生命的尽头。生死恋,催人泪下。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爱情电影,导演编剧设置各种巧合,各种转折,就是为了爱,爱恩熙,爱每一个落入凡间的天使。
因为有爱,所以美好。
我什么都不管了,我只要我的爱情
□桑洛
沿着很多人走过的现成道路,会比较轻松。但在电影的世界里,一个导演和制片去翻拍一部电影,却犹如走高空钢丝,稍有不慎就满盘皆输。特别是这部电影的原型,是经典的经典。
15日,我参加《蓝色生死恋》首映式活动。平行的世界,也许永远不会相遇。两条平行线的方向如果偏差,便会成为相交线。这个偏差也许就是刚来世间,婴儿房的一次抱错,改变主角一生。也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在人群中错过后,最终相识相恋相守。
我们都喜欢生活和爱情中那些纯粹的东西。在电影《蓝色生死恋》中,年轻的演员们用他们青涩纯真,毫无雕饰的表演技巧,告诉了我们一个唯美的爱情故事,最本真、最接近生活。如同女主角赵露思那纯净的眼神,丝丝扣扣地走进我们的心里。
这部电影对永康影视意义很大,代表着永康影视业多年奋斗后,终于沉淀出一部被搬上银幕的院线电影,走向中国乃至世界影坛。
纯情的电影,不只是告诉我们那份浪漫,优秀的电影能够唤醒大家,能直触人心,能照亮自己,让我们不要受这个物质社会的影响,要勇敢寻找自己情感的本真。生活是具行尸走肉,是爱让我们的躯体有了行走的意义。现实的社会里,有很多人一生中就只做一件事情,就是寻找真爱!但在物欲横流的世界里,几乎很少人做得到。任世之沧桑,我们依然要这样认为:我们内心世界还是很向往这样唯美唯真的爱情。
导演激情地说:“我希望观众看完影片后,会说‘我什么都不管了,我只要我的爱情’!” 电影和其他的文学作品一样,如果感动了自己,也就能感动别人。在翻拍“煲冷饭”中,《蓝色生死恋》煲出了新的意境,新的价值。
家——朴素的向往
□卢小芳
影片《蓝色生死恋》以恩熙从婴儿到因遗传病早逝的生命历程为主线,通过两个家庭的情感连接开展叙事。朴实的亲情与唯美的爱情框架下,隐约呈现人生旅途的漂泊与孤独。
影片开始,婴儿房,男主俊熙与那些刚来到人世各占一张婴儿床的婴儿都是独立的个体,社会就是各个个体之间或亲或疏的联系。影片末尾,男主俊熙还是孤单一个人,走在狭长的隧道里。而“想长成一棵树,不想与家人亲人分开的”恩熙则匆匆走完了她的一生。恩熙是孤独的,俊熙儿时的顽皮和护士的无心之失把她带到一个不是传统意义上有血缘作为联结的家庭,虽然她的成长期都处在浓浓的亲情之中。但命运又偏偏跟她开了一个让她肝肠寸断的玩笑。欣爱说,这一切本应都属于她的,两个小孩错抱后的13年,她是替恩熙受的苦。回归血缘家庭意味着恩熙与她13年亲情架构家庭的离分,虽然这个善良坚强的女孩很快接受了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回到亲生母亲身边。但13年的亲情联结不是说断就能断的,它成了暗中纠缠她且是她无力摆脱的一个心结。
欣爱回归血缘家庭,与亲生父母及亲兄长待在一起,看似皆大欢喜。但生活在这个家庭思念恩熙的阴影里,她觉得自己是这个家庭的“客人”。她的成长期家庭虽然有时生日吃上碗面都是奢望,但至少她还有归属感。
俊熙为恩熙买回来一整个集装箱的礼物,为自己心目中的公主构筑她可能会喜欢的“城堡”;恩熙卖掉“城堡”里所有的东西,韩泰按地址一件件原物购回;俊熙与韩泰对恩熙不约而同地求婚……这些情节增加了整部影片的浪漫主义色彩,使两位男主对女主纯真的爱情又多了些梦幻色调。人生最快意的事莫过于与相爱的人构筑一个温馨的家,相守度过一生。恩熙是幸运的,她收获了很多的爱——父爱母爱,两位男主的真爱,在爱的守护下度过一生,只是她的一生太短。人在疾病面前的无助正是影片的悲情基调。爱情的力量很强大,可以让人漠视生死,但它也有软肋,就是不能让人自主掌握生死。
影片的一些画面取景于永康本地,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感到非常亲切。步行街、西津桥、园周村……它们与上海外滩等处的取景置于一块,严丝合缝,丝毫没有违和感。
不过是童话一场
□应晓红
“如果这世上有一个人能让你一见到就能忘乎所以地笑,那你还等什么?”这是我对于爱的初始认识。
电影《蓝色生死恋》延续了韩剧一贯的悲情作风,仍然以车祸、四角恋、女主角的不治之症为核心,小时候的俊熙去育婴室看妹妹恩熙,淘气的俊熙不小心弄换了恩熙与同一天出生的邻近小孩儿的牌子。就这样阴差阳错的两家孩子被调了包,由此也引出了一系列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
王才涛导演在影片中,对人物的解读和展示可以说是非常成功。对恩熙的这个人物的展示突出的两点就是她的笑容和眼泪,尤其对后者。但是对眼泪的展示绝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感情沉淀的累积。还有男二韩泰的痴情亦感动了无数观众,他从对花心到爱上恩熙后脱胎换骨,层层递进,他与俊熙同时向恩熙求婚,后来心甘情愿放弃恩熙,成全俊熙与恩熙的爱。观众也因此而呼出一口气。对影片情节安排也是恰到好处。对于一部长篇电视剧改编的电影,如果展示的人物太少,情节难以展开,容易变得冗杂,给人留下低劣单一之感,可是《蓝色生死恋》却打破了常规,在人物虽少的情况下尽可能地铺展情节,但是情节的铺开并不是井喷式涌现,而是很有层次地递进展现,流畅之感犹如喝水一般。剧中有搞笑的桥段,也有贯穿全剧发人深省的对亲情的守护,以及对爱情的执着。观看影片还让我想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但是梁祝的悲情结局带有极大的对封建等级制度礼教的控诉,而恩熙与俊熙的悲情结局却难见这一点,甚至你都找不到最终谁该为这场爱情负责,如果非要找个词,“命运”足以概括。
最让我惊喜的是,在影片中,我又听到恩熙和俊熙经典的对白:“ 哥,你下辈子想做什么?我以后要做一棵树,因为树一旦种在一个地方,以后就不会换地方,这样就不会和家人分开了。”影片还原了恩熙那句让人印象深刻的“下辈子我要做一棵树”的经典对白,让我潸然泪下。焦睿和赵露思的倾情演绎把影片里那种悲伤决绝的爱情故事发挥得淋漓尽致,特别是俊熙的深情和温柔,赵露思用个人的风格演绎出了另一番风味,更让人找到当初“心动”的感觉。
王才涛导演能够化俗套为神奇,对影片的色彩、景致、音乐的展示相当精到。让永康观众意外地在影片中看到了西津桥、园周等景点,恢宏舒展的配乐,唯美大气的镜头……展现了永康的魅力,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这些熟悉的元素真是一件幸福的事。影片的故事桥段虽借鉴了前辈影视作品,但套路不落窠臼,形成自己的风格。让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都能够走进你的内心,激荡你的灵魂。观众在看到它静默凄美的同时,潸然泪下的音乐与故事情节直抵肺腑。
影片的最后,俊熙走在隧道中,隧道的另一头出现朝着光源缓步移动的两个人,那是穿越时光隧道的俊熙和恩熙,坐在俊熙脚踏车后座的恩熙,紧紧地抱住俊熙的腰,在相伴中藏着无限的喜悦,而这喜悦中间又藏着说不出的亲切。朦胧的画面把观众带入一个幻想的境界,仿佛他们一直在这里,从未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