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市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标志性事件”
为大力宣传改革开放40周年的永康成就,讲好改革开放的永康故事,激励全市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实现“全面奔小康,永康新腾飞”,我市开展了永康市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标志性事件”优选活动。“十大标志性事件”以“事件重大、影响深远”为原则,以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至今的40年为时限,发生在我市境内,与改革开放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息息相关。历经公告动员征集、社会各界推荐、专家座谈讨论、媒体公示投票、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投票等多个环节,最终选定永康市改革开放40周年“十大标志性事件”,现予以公布。
中共永康市委办公室 永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8年12月27日
一、1982年墁塘村的发展模式被称为“墁塘之路”,为我市工业企业发展完成了初期的市场意识培养、资本积累和人才准备,是永康个体民营经济快速茁壮成长的主要起点和重要标志。后来民营企业呈燎原之势,我市发展成为工业强市,始于此星星之火。
二、1986年开始举办《华溪春潮》文艺晚会,成为我市文化事业华丽转身的标志性事件之一。此后,我市恢复方岩庙会,《十八蝴蝶》《九狮图》先后应邀出国表演并获奖,永康鼓词《永康啰》亮相全国非遗曲艺周,文艺创作、民间艺术和各类节庆文化活动蓬勃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
三、1992年开始建设科技五金城,1996年开始举办五金博览会等全国性展会,为我市企业提供了最重要的商贸平台支撑,带动了五金产业的迅猛发展。自1997年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五金之乡”称号始,我市陆续荣获中国门都、中国电动工具之都等众多全国性荣誉称号,永康五金区域品牌影响力日益增强,“五金之都”驰名海内外。
四、1992年10月撤县建市,结束1700多年的县制,开始从一个农业县向城市的转型。这是我市40年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为我市打开了全新的发展空间。
五、1995年始,以“保温杯”“滑板车”“拖把”等制造热潮为代表的浪潮经济一波接着一波,培育了数量庞大的企业群体,为永康制造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成为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强市初具雏形的标志。
六、1997年金温铁路永康站建成通车,成为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标志。1986年实现乡乡通公路,1996年开通公交车,330“四自工程”、东永一线二线拓宽改造、金丽温高速、台金高速、东永高速以及连接周边县市公路等工程完工,开通高铁永康南站,330国道南移,我市交通发展突飞猛进,人流物流空前便利。
七、2002年设立365服务中心,2009年在金华范围内率先开通市长热线,2017年推行“最多跑一次”改革,同期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开设媒体行风政风监督栏目,政府职能加快转变,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获重大进展,服务型政府建设不断推进。
八、2013年强力实施第一轮“158”碧水蓝天工程,全市环境保护战达到高潮。从1997年开始接续不断的“小冶炼”整治、小电镀整治、工业节能减排等环保行动终结硕果,“清水永康江,清新丽州城”蓝图渐展。加上2010年开始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建成大批“秀美村”“精品村”、打造街角小品5000个、推行“厕所革命”、开展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等,全市生态和环境发生根本性改变。
九、2016年荣获首个县级“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称号,“永康·质量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质量精神深入人心,全市质量建设水平大幅提升,对优化产业结构、改善人民生活、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2017年打赢解放街拆迁和方岩风景区征迁“两场硬仗”,是我市城市面貌改变的重大标志。迁延10年之久的难题成功突破,为我市“重载记忆、延续繁华”提供了广阔空间,为建设高规格、高起点的山水新城和“赫灵特色方岩小镇”奠定了新基,“优雅城市·大美乡村”雏形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