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喜获全国
“质量魅力城市”称号
成为全省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县级市
□记者 王导 徐灿灿
本报讯 23日,2018“质量之光”年度质量盛典在北京举行,我市再添一“国字号”品牌荣誉——2018年度全国“质量魅力城市”,成为浙江省唯一一个获得该称号的县级市。
作为“质量之光”评选活动的项目之一,全国质量魅力城市评选经过层层筛选,通过网络、微信投票,结合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进行综合评定。全国获评该称号的城市只有10个。
荣誉的获得并非偶然。近年来,我市始终把质量强市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的重要战略任务来抓,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全力推进质量创强工作,走出了一条具有永康特色的质量发展之路,对全国广大城市质量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2016年9月,我市被命名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成为获得该荣誉的唯一县级市。至此,我市进入质量新时代。继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后,我市还先后成为全国五金(电动工具、门业、杯业)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示范试点、浙江省振兴实体经济示范试点。
今年5月,我市高规格成立全省首个质量发展委员会,推进和落实质量发展战略规划和重大决策,构建“大质量”工作机制。我市质量建设工作再次推到新高度。
“品字标”是浙江制造的“金名片”。我市是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品牌培育试点之一,也是全省率先推行“品字标”集中培育的试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主导和参与制定“浙江制造”标准40项,25家企业获“浙江制造”认证证书36张、国际认证证书22张,“品字标”建设在全省领先。
质量学校持续创新,形成了一套可看、可学、可操作的质量教育体系。以质量学校为载体,我市投入400余万元,先后开展质量教育“211工程”、“双十双百”质量提升行动,累计培训人数1.5万余人,成效显著,相关经验在全国多地复制推广。
我市还积极推进产品质量监管信息化与产品质量保障多元化的融合,构建了“一险一金、一码一平台”为主要抓手的质量保障监管新模式,实现了产品质量的“智慧监管”。该模式现已在门业、衡器、电动工具、炊具等行业成功应用,并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