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时政新闻

文章导航

  破解工程项目审批难题

  我市首个容缺审查制工程完成审批

  □记者 徐赛瑾 通讯员 陈旭红

  本报讯 近日,方岩镇铜山岭钱王森林古道修复工程正式完成审批,顺利进入招投标阶段。铜山岭钱王森林古道是我市建设局创新“容缺审查制”后,首个采用容缺审查制的工程建设项目。

  该项目于去年4月立项,今年1月完成项目初步设计批复。根据工程建设规定,项目需进行电子招标,但其主要内容是古道修复,不涉及土地使用、规划制定等问题,故国土、规划部门未能出具土地使用证明、规划许可等资料,以致无法在招投标电子系统进行招标。

  根据《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容缺机制加快审批速度有关意见(试行)》规定,该工程最终以“审查制”代替“审批制”的方式解决。目前,该工程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近年来,我市城乡建设呈现高速发展,城区版图面积不断扩大,乡村建设亮点频现,各类工程建设项目数量逐年攀升。然而,部分建设工程项目在审批上始终存在着难题:一个工程项目行政审批,需历经10多个部门单位、62个环节、253个工作日,审批至少历时9个半月。同时,部分建设项目因无法满足正常审批条件或存在“永久性缺少无法后续弥补”的项目资料,从而无法通过正常项目审批。

  为进一步提升我市建设项目前期审批速度,快速解决此类工程项目的审批瓶颈,市建设局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创新行政审批方式,起草《关于进一步完善建设工程容缺机制加快审批速度有关意见》(试行),以“突破规范盲区、打通流程断点”的方式,促进项目落地建设,助推我市经济发展。工程建设项目容缺审查机制,以“审查制”替代“审批制”,包容了行政审批程序的缺陷,使原先无法通过正常审批和模拟审批的项目有了实现蓝图的可能。

  据介绍,无需获得土地使用权,以租、借等其他形式使用土地的项目、政府实施建设,但产权较为分散的项目或经研究认为确需实行项目审查制的其他非主体建设项目,且属于我市各职能部门审批受理范围,并经市政府同意实施后,可采用容缺审查制进行项目审查。


永康日报 时政新闻 00003 2018-10-23 永康日报2018-10-2300005;89640 2 2018年10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