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搭建服务平台
助高质量发展
开发区精准培育成长科技企业
□记者 徐敏
本报讯 11日,经济开发区组织辖区20多家成长型科技型企业召开座谈并进行政策培训会。
座谈会上,开发区邀请了市市场监管局、市金融办、市经信局、市科技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结合各自业务实际,对我市《关于深入开展“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试点示范全面振兴实体经济的若干意见》《永康市“企业数字化制造、行业平台化服务”改造提升活动实施方案》政策内容进行了解读,分别就企业如何进行股份制改造对接资本市场、智能工厂打造、高新科技企业申报等进行了政策介绍和业务指导,为企业提供了创新转型提供思路和方向。
“创新是引领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当下,依靠科技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已成为大势所趋。”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胡红青表示,希望与会企业珍惜此次培训机会,吸收经验和智慧,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结合企业自身特点,走“专精特新”发展道路,将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奖励政策争取到手,“纳为己用”,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记者了解到,开发区作为我市工业经济主战场、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和五金制造的先行区,经过18年来的快速发展,不仅涌现了一批批行业产业龙头企业,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也逐渐成为了开发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
一直以来,开发区始终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转型升级的第一动力。
开发区全面提升网格化服务,切实做好领导联系制度和网格员制度,继续深入开展“大走访大调研”活动,加强企业技改项目排摸,抓大不放小,挖掘园区科技含量高、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成长型企业,以助推转型升级为抓手,精心制订培育计划,全力搭建服务平台,实行政策聚焦、要素倾斜、服务贴近,促进企业脱颖而出。
此外,开发区还不断提升创新举措,狠抓中小企业培育,重点关注销售额1000万元以上、新建投产、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开展各类活动,提升政策模式、金融服务、智力支撑,帮助企业做大做强,引导培育升规、尽早纳规,积极培育打造成为“隐形冠军”企业,助推开发区提质增速,引领高质量发展。
培训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