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移动办”“一窗受理”“三级代办”为抓手
“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 当好新时代答卷人
□记者 俞晓赟 陈慧
本报讯 近日,西溪镇级代办员朱海英将10个村的老人身份证号码、住址、联系方式等信息整理成电子表格,发送给市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综合窗口工作人员。两天后,老人们就收到了快递上门的老年证。
据了解,截至目前,我市市镇村三级代办员队伍足足有上千人,负责为群众提供代办服务。通过市镇村三级代办员联动“代跑”,村民们“跑一次”甚至“跑零次”就能办理各类事项。
今年以来,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不断向基层延伸,把“四个平台”中的网格员与“最多跑一次”相结合,建立三级代办制。同时,我市进一步简政放权,将农村住宅门牌证、车辆违章处罚等部分事项办理权限下放到镇街区,减少代办员来回跑,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此外,投资项目审批业务也能通过代办队伍就近办理。今年3月,投资项目审批在线监管平台2.0版联通到各镇街区,实现了项目审批“4个100%”,成为金华市第一个将在线监管平台全面覆盖到镇街区的县市。
三级代办制是今年我市“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个缩影。从年初开始,我市线上线下两端发力,以“移动办”“一窗受理”“三级代办”为抓手,实现便民事项“最多跑一次”换挡加速。
怎么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审批办事的信息化升级改造是关键。借助数字化技术,我市加快建设全市统一的部门权力事项审批数据库,实现部门审批数据共享。同时全面推行网上办移动办,目前,浙江政务服务网手机APP永康用户注册量突破12万人次,注册量和注册率位居全省前列,可实现网上申报事项1240项。商事登记开设自助服务区,全面推行证照联办,网上操作率达到90%。截至6月底,我市平均每周网上办事量14975件,网上办事率51.5%。
今年,我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确保“中心以外无审批权”,让办事群众不必东奔西跑。40个职能部门相关权力事项基本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对因场地限制不能进驻中心办理的事项,通过购买自助机提供自助办理。同时,深入开展联办事项“一件事”梳理,优化便民服务领域办事流程。不动产交易登记、商事登记、投资项目审批和公安服务实现“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二手房交易60分钟办结、不动产权抵押登记30分钟出证、水电气数字电视等公共服务事项同步过户。
一站式办理解决了多头跑,但准备材料仍是办事人员最为头痛的环节。材料提供的环节能否再简化?近日,记者 了解到,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综合窗口,老年人不需要再提供身份证、户口本和照片,只要报上身份证号码就能办好老年证。这一便民服务的改变得益于我市今年推出的“一证通办”。办事群众只要带上身份证,企业带法人身份证或企业信用代码即可办理相关事项。“一证通办”系统平台自6月底投入运行以来,可办事项已达257项。
线下代办跑、线上数据跑、材料一窗跑,实施以“移动化、一窗受理、代办制”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后,截至目前,我市“最多跑一次”事项覆盖率达100%,网上办理实现率达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