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企业优势凸显 农业产品特色鲜明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呈现勃勃生机
□首席记者 张赤奎
本报讯 9日,市长朱志杰深入前仓镇、芝英镇、花街镇部分农业企业,调研现代农业发展情况,并寄语全市农业企业坚持质量至上、品牌为先,走特色化、精品化、品牌化、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超时生态种养殖农庄年上市乳鸽30万羽,去年被评为省美丽生态牧场,并建立起全市农业生产领域第一家院士专家工作站。方园农业科技通过“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周边农户跟种900余亩藏红花。普园农业生态科技产业园“花花世界”项目总投资3.1亿元,拟建农业科技生态种养示范功能区(多肉植物为主)、农业科普教育功能区、农业休闲度假功能区、农业体验参与功能区、农业综合服务功能区。省级骨干农业龙头企业华茗园已连续多年列全国“茶叶行业综合实力”前十,去年销售额突破4亿元。每到一处,朱志杰详细了解农业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要求涉农部门加大帮扶和指导力度,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
农业企业优势凸显、农业产品特色鲜明,是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我市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高质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拥有了一批生机勃勃的农业企业,培育了一批特色亮点农产品,形成了一批高效生产优势。截至目前,全市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73家,家庭农场341家;方山柿、红富士葡萄、伟丰两头乌等特色产品享有较高知名度;粮食作物种植生产基本实现高产化、机械化、科技化,获批全国第二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县。
“永康是工业强市,但作为基础性产业的农业也不能丢。”朱志杰说,发展现代农业,规模要适度,要凸显当地特色,真正将农业的“长板”拉长,走特色化发展之路;质量要提升,逐步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走精品化发展之路;品牌要打响,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宣传推介,走品牌化发展之路;产业要融合,通过“基地+农户”、延伸产业链、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等方式,带动农户增收致富,走产业化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