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品牌再升级 标准制定再提档
“质量永康”建设成工业转型新动能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加快振兴实体经济
□记者 王导
本报讯 作为全省首家取得“浙江制造”双标志认证证书的企业,浙江三锋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市较早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推行精益生产的企业,多年来不断完善自动化、信息化水平,积极打造智能制造车间,建立完善质量追溯系统,推进人才先锋、科技先锋、品牌先锋的“质量三锋“建设。不久前,其研发质量管理系统创新团队成为2017年浙江省人民政府质量奖初选授奖团队。
“质量是三锋的核心竞争力。除了产品质量,我们也非常重视人才质量。”三锋公司总经理黄理介绍,该公司把人才培养和后备梯队建设作为公司发展的重心,致力于打造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质量人才团队。
如今,像三锋公司一样,越来越多的企业着眼于质量建设,以加强质量管理为契机提升工艺水平,通过质量提升促进品牌升级,更多地参与到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当中,推动制造向质造转变。
“质量永康”正成为我市五金工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去年,我市以“三强一制造”为抓手,大力开展品字标“浙江制造”建设,工业品牌再升级,标准制定再提档,实现新增企业参与1项国际标准,主导和参与11项国家标准、21项行业标准、8项“浙江制造”标准制定,获品字标“浙江制造”认证证书3张,位居金华首位、全省前列。此外,中国质量奖和省政府质量奖参评双双实现零突破。
品牌标准双提升,质量建设为我市传统制造业弯道超车提供了更多机遇。去年,我市通过创新质量建设工作,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标准化研究院,并与中国日用五金技术开发中心、国家安全防范报警系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 全国金属餐饮及烹饪器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等三家国家级技术机构达成合作,新成立国家机构永康分中心或工作站3家,为我市企业与国家级机构搭建了直接沟通渠道,有效提升永康制造在全国的影响力。
接下来,我市将进一步深化“三强一制造”战略,以“五集中”模式推进“浙江制造”培育,建立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培育库,推进培育企业集中申报立项和研制“浙江制造”标准50项,推动企业参与“浙江制造”对标达标工作50家次以上,推进通过制定标准和认证的产品数实现新突破,使我市成为全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的新高地。同时,进一步推广“一险一金、一码一平台”质量保障监管新模式,促进行业自律,推动“质量永康”再上新台阶,推动工业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