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科技架桥活动走进长沙
30多家企业与多家高校的专家教授开展交流对接
□记者 王伟建
本报讯 25日至27日,我市科技架桥活动走进长沙。30多家企业负责人前往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对接专家教授,探索技术难题解决之道,寻找适用的科研成果,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市长朱志杰、副市长吕群勇参加活动。
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是国家首批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单位。一直以来,该院将有色金属材料应用基础理论研究、先进有色金属结构材料研究、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材料制备及加工成型新工艺、新技术作为科研方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通过材料提升转变,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有利于实现五金产业转型。”朱志杰说,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在有色金属、先进材料方面取得的成果,正好符合永康五金产业转型发展需要,而永康企业拥有强大的科研成果转化能力,只要双方加强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就能实现共赢。
我市企业家还来到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近距离接触航天航空、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先进技术。据悉,该院瞄准学科前沿与热点领域,形成了以“高性能复杂制造”为特色的研究方向,面向国家需求,建设学科大平台,承担国家大课题,努力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中的重大科学和技术问题,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期间,朱志杰还代表我市与该院签署战略、人才合作协议。
我市企业家与专家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探讨企业生产技术问题的解决办法,并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希望能够进一步展开交流对接。
“良好的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朱志杰指出,科技架桥不只是一场活动,更应该是一个平台,能够推动企业迅速掌握最新的科技成果,并运用于产业化发展,也能够让院校基础研究得到转化,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今后要经常性开展科技架桥活动,为我市企业乃至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帮助。他还邀请专家教授们来永康,走进企业厂区,进一步开展技术攻关,解决企业发展难题。
朱志杰指出,企业要珍惜机会、加强学习,依靠科技提升生产力水平;要不断提升标准化水平,以标准提升产品质量;要不断提升信息化水平,依靠“两化”融合推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要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抛却传统低端生产模式,以智能化促进生产过程精细化。
活动期间,浙江五金设计示范基地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签署了人才合作协议。我市企业家还参观了湖南大学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平台、工业设计成果展览,以及众泰汽车长沙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