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康日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家园

文章导航

  白莲塘:村民众筹百万建森林公园

  10月初,唐先镇白莲塘村双喜临门,一是村民自发筹建的天马山森林公园全面竣工,二是村里的综合楼落成。于是,村民摆起了流水宴,还自导自编自演了一场文艺晚会。

  村民施建文写的一首顺口溜,道出了全村村民的心情:白莲塘名声响当当,天马山上闹洋洋。祖上善德传万代,堂堂义门立村庄。政府号召来响应,举国各地秀村庄。秀丽村庄今改好,综合大楼更辉煌。村里妇女精神棒,不畏艰辛节目排。风风火火为《十五》,中秋佳节胜春晚。彩旗飘飘招人气,我村名片走四方。

  建设森林公园, 人人出钱出力

  “以前的天马山是一座松林山,而现在的天马山是一座森林公园,成了村民悠闲生活的好去处。”白莲塘村党支部书记施洪基介绍,2014年11月,村三委率领村民继承祖先“造九桥十寺,赈灾济粮”之美德,开展新农村建设,修建天马山森林公园。村干部的这个提议,得到了全村村民的支持,纷纷为建设美丽家乡出一份力。

  在深圳经商的施伟军,得知家乡要建设天马山森林公园,就寄来5000元赞助款。施洪基一家赞助8.8万元修建天马山森林公园山门,村民施绍塔一家捐资10万元修建龙头山凉亭,外嫁女们慷慨解囊数十万元……全村八百多人,众筹了一百多万款项。

  一个村要独资修建一座森林公园可不是一件小事,白莲塘村民齐心协力,踊跃投入天马山森林公园建设中。在天马山的山顶,还修建了一个体育健身广场,广场上的健身器材由市体育发展局拨款购买,其余工程都是村民们自己动手完成的,包括体育器材的搬运、台阶两旁小树苗的栽种、甚至连健身广场的水泥地也是村民们自己铺设的。

  白莲塘村有一个微信群,里面有300多位村民,成员涵盖了每户人家。平时有活动,只要在群里发个信息,大家就会一呼百应。2015年11月,天马山开展绿化植树工作,微信群里一号召,党员干部与村民代表带头,65岁的村老年协会会长施金吐一马当先,80多岁的老书记施世明老当益壮,上百位村民自发带上工具上山,忙碌了整整一个星期,终于完成了天马山的绿化。

  摆起了百家宴,晚会自导自演

  10月初,天马山森林公园终于全面竣工,村三委提出摆一天百家宴和组织一场晚会庆祝这件喜事,村民们一呼百应,纷纷自告奋勇参与活动,短短的十几天时间,一切都准备周全。施洪基说:“食材是村民分工采购的,锅碗瓢盆是村民家里收集来的,大家自己动手制作传统美食,全村人都在综合楼广场上吃午饭。”

  而到晚上就更热闹了,村民自导自演了近20个节目,包括舞蹈、小品、婺剧、武术、架子鼓、魔术、歌曲等,中间还穿插了吃月饼比赛和抽奖等互动环节。

  由外嫁女表演的节目婺剧《巡营》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我们10个人年龄跨度大,又没有婺剧表演基础,要排好这个节目真的很困难。” 节目组织者施晓敏说,在演出前的十来天里,大家都丢下手头上的事,专门排练节目。为了演出的效果更好,在学习戏剧动作的同时,还特地去学习了锣鼓经。

  “家乡有了这样的一件大喜事,我也要为村里的体育文化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有多年太极拳教习经验的施珍女在得知有这个晚会后,特意从龙游提前赶回村里,教大家排练太极拳节目“27式太极拳”。此外,白莲塘村的女婿、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楼金辉赶赴现场,将自己的书画作品赠送给村里,展示在文化礼堂内。

  传承义门精神,付出不求回报

  在天马山森林公园建设中,村民们既出钱又出力,“义”字当头。施洪基觉得这与白莲塘村具有的义门精神——为人要乐善好施,付出不求回报分不开。据村里老人介绍,白莲塘始祖施道椿,人称“茂盛公”,为人乐善好施。明朝正统四年(1439年),河南发生饥荒,施道椿闻之毅然捐粟一千一百石赈济灾民。后得皇帝褒奖,敕封义门于白莲塘。数百年来,它见证了白莲塘村的历史变迁,义门精神也成了村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从2016年开始,每年正月初十当天,白莲塘村数十名外嫁女不约而同回到村里,到天马山上捡垃圾。这就是外嫁女回娘家的“初十之约”。

  “我们村里人一直把义门精神当成家训,村里一直保持互帮互助的风气。”村民施绍塔说,因为义门精神,大家都不分你我建设家乡,不仅环境好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

  “乐善好施、不求回报”是白莲塘村全村村民对义门精神的理解,他们用众筹百万建设天马山森林公园的行动,很好地践行了这一精神。

  乐善好施、付出不求回报,是始祖施道椿留给我们的祖训,也是白莲塘村的精神财富。我们将一直秉承祖训,齐心协力,造福乡里。

  ——村党支部书记 施洪基

  不忘祖训,共同努力,党群连心,带领村民建设美丽家园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村委会主任 施祖其

  每一项建设都需要大家的努力,每个人都应该通过自己的双手让家乡变得更美好。       ——党员 施绍皆

  村里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作为村里的一分子,我感到非常光荣。

  ——村民 施绍塔

  现在天马山公园也成了村里的一景,可以登高,可以赏景,希望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这个公园。

  ——村民 施益康

  □记者 施美园 潘燕佳


永康日报 家园 00009 2017-10-18 永康日报2017-10-1800010;66375;66384;66386;永康日报2017-10-1800011;永康日报2017-10-1800013;永康日报2017-10-1800015;永康日报2017-10-1800017;永康日报2017-10-1800019;永康日报2017-10-1800021;66373;永康日报2017-10-1800012;永康日报2017-10-1800014;永康日报2017-10-1800016;永康日报2017-10-1800018;永康日报2017-10-1800020;永康日报2017-10-1800022;永康日报2017-10-1800023 2 2017年10月1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