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力促就业创新 托起稳稳的幸福
“人力社保这五年”系列报道之就业扶持篇
就业不仅是反映百姓民生的重要指标,也是反映宏观经济的重要指标。国家发展经济、促进生产的目的正是为了增加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消费、增加福祉。
五年来,我市坚持将百姓就业扶持作为头等大事,去年11月,还专门出台了《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以空前的力度来推动各群体创业创新,将稳就业、促就业摆在了重中之重的位置。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这几年来,市人力社保局以不畏困难、不惧艰险、不停步、不松懈的实践精神,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就业成绩单”。
【倾情讲述】
感言:好政策好服务为我注入强劲的前行动力。
胡峰(化名) (创业青年)
2014年,大学毕业的我回到永康投身电商行业,并创办了一家小型电商工作室。由于资金有限,起初我只能做些利润微薄的饰品、家居等类型的商品,经过多年的摸索和努力,我对电商行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积累了一笔原始资金,扩大经营种类,成了我下一步的规划。
经营种类的增加,也意味着对资金的需求在不断增加,很快我就意识到,几年的积蓄已远远不够支撑工作室的发展,难道因为资金不足就要放弃规划好的发展方向吗?面对这个难题,我真是犯了难。
前期,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了解到市就业处推出了扶持大学生创业贷款的免息政策,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我来到就业处咨询相关政策并申请了条件审核。经过半个月的审核,我成功获批了金华银行的25万元创业贷款,这对于我来说,简直就是一场及时雨。有了这笔启动资金,工作室终于重新恢复了正常运行。
如今,工作室的销售额已经有了明显的提升,虽然工作强度比以往大了许多,但却累并快乐着。创业贷对于很多像我一样在创业路上辛苦跋涉的年轻人来说,就像是一剂强心针,为我们的前行注入了强劲的动力。真的要感谢这个好政策啊!
感言:民生之本,负重前行。
毛晓鸣 (市就业管理服务处主任)
就业乃民生之本。近几年,受经济下行等因素影响,就业压力陡增。除了做好就业登记、社保补贴和失业保险待遇领取等业务外,促就业、稳就业就成了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促进各类群体就业,五年来,我市相继出台各类支持创业促进就业的政策,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以及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政策、企业稳岗补贴政策、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社保补贴政策、公益性岗位补贴政策等促进就业政策来鼓励企业吸纳就业。可喜的是,在政策的大力推动下,2012年至2016年,我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2330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94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维持在2.8%左右,总体就业情况良好。
作为基层服务部门,我们的每一项业务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大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办事流程、精简各项业务办事材料合计30余项。为了减少群众办事次数,我们将《就业创业证》办理和创业担保贷款申请业务合并办理,将灵活就业认定和社保补贴申请合二为一;为了缩短群众办事期限,我们将每两个月发放一次的“4050”补贴改为每月发放,其他能即办的业务绝不拖办;为了真正便利群众,我们与市公安部门合作,避免群众往返不同部门查找资料,变“让群众跑”为“替群众跑”; 为了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我们还会定期将政策送往各镇街区,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了解新政策,真正做到服务便民。这几年,每次下乡,都会有不少感兴趣的群众前来了解新政策,咨询相关问题,一天下来,我们常常讲得口干舌燥,甚至是喉咙沙哑,但看着群众们一张张满意的笑脸,再苦再累也都值得了。
感言:现在正是创业的大好时代。
叶舒畅(市就业管理服务处副主任)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希望通过支持群众创业来促进就业,这也意味着我市群众创业的大好时代已经来临。
在创业融资帮扶政策方面,将小额担保贷款调整为创业担保贷款,贷款额度由个人的最高5万元提高到最高30万元,合伙企业由最高10万元提高到最高50万元,并享受贴息;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复退军人等群体在本市创业可享受5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连续3年的带动就业补贴,毕业2年以内的高校毕业生在本市创业,可享受6000元的一次性租房补贴。
不久前,一位大学刚毕业的女孩来向我们申请创业贷,经过相关资质审查后,获得了50万元的创业贷款,并享受3年的半额贴息。这一消息却让女孩的母亲愣了神:“刚毕业的小姑娘居然能申请到数额这么大的创业贷款,是真的吗?”带着疑问,母亲专门来到科室窗口咨询,在证实女儿确实获得创业贷款后,母亲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一个劲地拉着我的手道谢,直呼:“这项政策真好!”
如今,我市还大力扶持农村电商及农村旅游经济发展,相关人群从事农村电子商务、农村旅游项目、开办家庭旅馆(民宿)的,带动就业补贴标准可上浮20%;农村电商企业招用毕业年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可给予社保补贴;城乡劳动者服务1年以上的,可享受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到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就业的,可参照公益性岗位政策给予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等。
感言:失业保险是社会的安全网和减震器。
颜凯敏 (市就业管理服务处失业保险科科长)
2012年,是我正式调入失业保险科工作的第一年,回顾这5年,我发现,我市的失业保险事业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中取得了飞跃式发展,在维护稳定就业方面充分发挥出了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
失业保险为失业人员在失业期间基本生活提供了保障。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失业保险的作用也逐渐向预防失业靠拢,涉及的范围更广,也被赋予了更多意义。近年来,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基本维持在2.8%左右。值得肯定的是,自2012年以来,我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呈稳定增长趋势,失业保险待遇标准也在逐年提高。今年,我市失业保险参保人统一按居民户口缴纳失业保险个人部分,及时保障了参保人员的待遇。
为切实降低企业成本,预防失业、稳定就业,我市失业保险费率由2015年的3%降至目前的1%,每年可为我市企业减负3500万元。截至2017年8月,我市累计为企业和职工减负9160万元,惠及企业8200家、职工9万余人。
不久前,一位刚与我市某公司接触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严先生,来到科室窗口申请领取失业金。经审核之后,严先生可领取24个月的失业金近3万元,在领取期间,我们还为他缴纳了职工医疗保险。得知该消息后,严先生高兴地说:“经济压力小多了,这下我可以慢慢找工作了!”
着力扶持创业
推动万众创新
2016年11月,市人力社保局代拟出台《永康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大众创业促进就业的实施意见》(永政发〔2016〕135号)文件,从创业融资帮扶、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就业补贴、扶持农村电商和农村旅游经济发展、创业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支持创业平台建设等方面大力支持各类群体创业创新。
同时,充分发挥中小微企业的主力作用,积极鼓励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和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和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促进公益性岗位就业等来全方位带动就业。
自实施创业担保贷款政策以来,我市共审批创业担保贷款额度1510万元,发放贴息贷款634万元,40多名创业者享受到创业扶持政策。
2015年至今,我市共为297家企业审核发放企业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社保补贴206.5万元,为21家见习基地发放招用见习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34.54万元,向60名下岗失业特困人员发放春节困难补助9.01万元。
2015年至今,我市共为失业人员办理失业保险待遇确认手续10954人次,合计发放失业金和农民工一次性生活补助3537.97万元,2016年,我市还为全市11家企业发放了稳定就业岗位补贴112.52万元,切实为企业减轻了经济负担。
□记者 王靖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