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挺立潮头开新天
2006年6月1日,习近平在温州温福铁路飞云江大桥建设工地调研。 浙江日报记者 周咏南 摄
(上接2版)
9天后,《浙江日报》头版的《之江新语》栏目刊登了一篇文章:《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为浙江走什么样的发展路子、追求怎么样的发展指明了方向。10多年来,生态优势已成为推动浙江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无论在国内主持重要会议、考察调研,还是在国外访问、出席国际会议活动,常常阐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不断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
2012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写进了十八大报告。
201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把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写进文件,明确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实践路径。
……
10多年来,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科学论断创新点燃的“美丽浙江”星星之火,已蔓延华夏大地,形成建设“美丽中国”的燎原之势。
“两点论”把握
社会发展规律
仔细研读《之江新语》,可以发现辩证唯物主义是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也是习近平理论创新的一大特色。这些看似“三言两语”,折射的都是大智慧、大胸怀、大格局。
习近平善于用辩证唯物主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经常通过相对应的一组事物来阐述自己的执政思想。他经常教育浙江各级干部,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要坚持唯物论,使用辩证法,要讲“两点论”,找平衡点,不能顾此失彼,不能绝对化。
“两点论”的辩证法,在《之江新语》中出现多处:《从“两只手”看深化改革》,说的是政府、市场“两只手”的关系;《从“两种人”看“三农”问题》,论述了如何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处理好居民、农民这“两种人”的关系;《两条腿走路好》,辩证阐明了内资、外资如何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平安”,不要“平庸”》,通过两个“平”字的不同内涵,指出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分别论述“两种事”,讲的是“团结艺术”;《“潜绩”与“显绩”》,通过两种“绩”阐述正确的干部政绩观;《不要引导领导干部当“满票干部”》一文,则指出了唯票、满票这两张“票”的错误倾向,提醒要科学地选人用人;《虚功一定要实做》,运用虚功、实功两种“功”,传授了自己的工作心得;《要“干事”更要“干净”》,巧妙地通过两个“干”字,将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娓娓道来……
2004年7月15日,在全省深入学习贯彻两个《条例》、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谈到领导干部廉洁自律问题时,习近平脱稿给干部算了“三笔账”——利益账、 法纪账、良心账。他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领导干部要仔细算好利益账、法纪账、良心账这“三笔账”。现在领导干部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组织上还给了许多必要的工作待遇和生活待遇,退休后还可以享受医疗、养老等保障。细细算起来,得到的已经是很多了,应该十分知足、十分珍惜。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经不起诱惑,违背原则,以权谋私,到头来锒铛入狱,前程尽毁,声名扫地,实在得不偿失。这账算得实在,又触及人的灵魂。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以“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为主要内容的“三严三实”,正是对这“三笔账”的升华和创新。
制度创新“向心力”
我们要坚持以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坚持和完善现有制度,从实际出发,及时制定一些新的制度,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习近平
“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发芽”。在很多人眼中,浙江的另外一个名字是:“创新”。
“浙江的活力之源,在于率先建立了能够调动千百万人积极性的体制机制。”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经常强调体制机制创新的极端重要性,并通过一系列政策制度创新,实实在在地释放出改革红利,在更广范围内激发和调动千万群众的创业创新积极性。
为全面落实“八八战略”,习近平以一年一个主题的节奏,亲自制定实施了“平安浙江”“文化大省”“法治浙江”“生态浙江”以及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等重大决策部署,在制度层面探索形成了“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有力地推动了“八八战略”的贯彻落实。
这些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刻地体现了治国理政谋篇布局的系统性和创造性。从中可见,无论是在浙江还是在中央,习近平在顶层设计和制度层面的思考与实践,的确是一脉相承的,浙江是重要的源头和萌发地。
处理好“两只手”
之间的关系
“一只是政府看得见的手,一只是市场无形的手,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还是离不开这两只手,关键是处理好两只手之间的关系。政府腾出更多的精力抓服务,市场的这只手壮大了,政府也可以转换出更多的职能,把该管的事情管好,把不该管和管不好的事情交给市场去管。”面对浙江民间蓬勃有为的创新创业热情,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处理好“两只手”之间的关系。
他经常对外地来浙江考察的同志讲,有人说,浙江经济就是老百姓经济,但是老百姓经济并不是说党委、政府是无所作为的,恰恰是党委、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稳步推进了市场取向的改革,使浙江的市场化程度走在了全国前列。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即“看得见的手”与“看不见的手”这“两只手”之间的关系。这“两只手”重要思想,后来还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决定中更加鲜明地指出,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中一个非常重要而关键的科学论断,而浙江的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论断的科学性、指导性和预见性。
“三分天下有其二”——这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发展的一大特色。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他深谙民营经济发展规律,深知民营企业所需所盼,为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亲自设计了路线图,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八八战略”中,第一条就是进一步发挥浙江的体制机制优势,大力推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习近平强调,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四个不限、四个有”,即不限制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比例、发展速度、经营方法、经营规模,使个私经营者在政治上有荣誉、社会上有地位、经济上有实惠、事业上有作为。
“民营经济是浙江活力所在,是浙江的品牌;民营企业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佼佼者!”几乎每次到民营企业调研,习近平都这样为企业家们鼓劲加油。更让大家暖心的是,习近平在浙江下基层调研时,总是要到民营企业走走,看看经营现状,问问有无困难,听听企业呼声。到省外交流、考察,甚至到国外访问时,他也不忘去看望慰问浙商,并一起交流座谈。2002年12月下旬,习近平首次到台州考察调研时,就表示要加大对民营经济的服务力度,为民营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鼓励民营企业进行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再创民营经济发展新辉煌。
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期间,还亲自领导制定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的若干意见》等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创新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民营经济“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2006年1月,在习近平的倡导下,浙江又出台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财税金融支持等作了明确规定。
2016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别委员联组会时,首次提出了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论述,强调要把握好“亲”“清”两字标准。其实,习近平在浙江工作时,就对政商关系作了深入思考,多次指出,浙江民营经济比较发达,各级领导干部一方面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要亲商、安商、富商;另一方面,同企业家打交道一定要掌握分寸,公私分明,君子之交淡如水。
(下转4版)